三阴三阳

2024-05-19 18:35

1. 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就是指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下面我们要接着谈的一个问题,三阴三阳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应当说,三阴三阳这个概念是来自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学说。这里我可能要适当地多说一下。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类是最高等的动物,人类具有发达的大脑,在地球上最具有聪明才智,所以人类就要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许多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比如说,生命是怎么来的?人的起源是什么?19世纪末,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里,他总结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以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生命是整个自然的结果。可是在2500年前,就已经陆续出现的《黄帝内经》等一些(主要的)内容,已经明确地谈到了生命的起源。比方说《黄帝内经》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什么意思呢,人,就是天地之间所化生的一种生灵。天地是人类的父母,人类就是大自然的子女。黄帝内经接着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为什么地球上可以有生命,这就源本于阴阳二气。我想,我们过去想过没想过,为什么生之人类。实际上,这是古人观察所得来的。中国的古人,他对生命是一个好奇的探索,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这是中医学研究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思路。我们刚才说,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天地是人类的父母。我们日常生活都有这样的一种认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遗传信息所造成的,我们人类既然作为大自然的子女的话,我们人类有哪些信息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遗传呢?现代自然科学家认为,构成宇宙的是三个要素,一个是物质、一个是能量、一个是信息。我们从这三个要素来谈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人体是由各种元素构成的,其实构成人体的各种元素的含量比例和地球地壳的各种元素的含量比例是一致的,这就证明我们是地球人。我们血液中有各种电解质,我们血液中各种电解质的含量比例和大海海水中各种电解质的含量比例是接近的,这就是说明我们就是地球人。这是我们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来说,我们完全是地球人。从能量来源的角度,我们吃的饮食物,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的能量代谢,都在和大自然随时地交换能量。从信息活动的角度来说,我们人体的血压、呼吸、脉搏、内分泌活动、心律等等,有一个时间节律。比方说24小时一个节律,7天一个节律,一个月一个节律,像女性的卵巢活动就是一个月一个节律。我们脉象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节律,四季节律的叠加是年节律,这是我们人体的信息活动,完全是和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地球自转一周,使我们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才有了昼夜节律,月球绕地球一周,使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才有了月节律,地球绕太阳一周,使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才有了年节律和四季节律。所以从物质构成、从能量来源、从信息活动,这三个要素来讲,我们就是大自然的子女。所以当我们选拔一个运动员,看看这个孩子适合不适合培养(成)运动员,或者适合不适合培养(成)舞蹈演员的时候,运动教练和舞蹈教练都要去进行家访,看看他家长的身体素质。如果你看到一个小女孩,身材很好,弹跳力很好,又机灵,一看到她的妈妈,身高一米五,腰围一米二的话,你想想这个孩子还有培养前途吗?他绝对不会再培养她去做体操运动员。所以我们中医学也是这样的,在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时候,也要看一看化育人类的父母,那就是天,那就是地。所以《黄帝内经》才说,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这是中医研究问题的最基本的思路,我们也要学会这一点。仰观天文,谁都知道天空有太阳;俯察地理,谁都知道地面有昼夜。白天是明亮的、是温暖的,这就是阳;夜间是寒冷的、是黑暗的,这就是阴。阴阳二气的的更替,是平衡的,稳定的,这种阴阳二气的变化是不亢不烈的。白天它的温度,也顶多是30度,不超过40度吧?超过40度,我们每个人都热得受不了了吧。夜间尽管寒冷,它也不会到零下100多度吧?所以正是这种阴阳二气的变化,平衡稳定,不亢不烈,地球经过38亿年的氤氲演化,才化来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大家想想,如果地球上没有阴阳二气的变化,换句话来说,没有太阳光和热的辐射,或者说,没有地球的自转,或者说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再近上1%,地球上所以的东西都会烧焦,或者再远上1%,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会全部冻成冰,都不可能化育生命,所以生之本,本于阴阳,是千真万却的大自然的现象。因此,阴阳二气的这种运动变化,给所有的生命,都打上阴阳的烙印。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再去探索生命,阴阳不是一个简单的一个哲学的学说,而是大自然界化育生命的一个规律。等再过上20亿年,太阳发生了严重的变化之后,地球上的生命,那个时候,阴阳二气就没有这样平衡稳定了,阴阳二气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说没有阴阳二气的区别了,地球就会消亡,地球的生命就将截止。所以生之本,本于阴阳。这是千真万确的。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再回忆一下《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就是大自然的规律,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接着说,生之本,本于阴阳,这就是生命的本源。所以阴阳学说既然是生命的本源,但是古人觉得,把一切事物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还不够,不能说明阴阳量的变化,只能说明阴阳气质的变化,所以又把阴阳又各分为三,这就是三阴三阳。所以三阴三阳,它的本意是什么呢?就指的是阴阳气量的多少。太阳,太者,大也,所以太阳阳气的量是三阳。我们这个摄像机是数码摄像机,现在我们搞数字信息、数字技术,实际上,古人早就动用了数字来描述一个事物的量的变化。 所以:太阳:太就是大的意思,它的阳气的量是三份,在《黄帝内经》里把它叫做三阳。
  
  
 阳明:明是什么意思呢,明,著也,显著的意思,阳明,阳气的量是多少呢,是两份,它不如太阳阳气的量大,但是它的阳气也是充足的。
  
 少阳:少,小也,少年就是小孩吗,所以少阳阳气的量最少,它是一阳。
  
 太阴:太者,大也,是指阴气强大,它的阴气的量是三阴,阴气的量有三份,它是三阴。
  
 少阴:阴气的量是二阴。
  
 厥阴:它的阴气的量是一阴。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里的少阳是一阳,这里的少阴怎么会是二阴,而不是一阴呢?这是一个外国同学提的问题,实际上这里呢,多和少是相对的。"少"和"厥"相比,厥就更少了。厥者,尽也,极也,是阴气少到了极点,阴气少到了尽头。这么少的阴气,当然比少一点的阴气,量还要少。所以少阴和太阴相比,少阴的阴气量不如太阴大;少阴与厥阴相比,厥阴是阴气少到了极点,阴气少到了尽头,阴气浓缩到精华的地步,所以厥阴就是一阴。 
  
 这是从三阴三阳的本意讲阴阳气量的多少。
  
 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中它是干什么的呢?《黄帝内经》有这么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所以大自然有什么,人就有什么。所以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日月,人有二目;甚至天有365天,人有365节。这样来比喻,地有江河,人有经络。这样比喻呢,尽管有些地方,显然从我们今天的现代科技的角度来说,有些可笑,人也不是365根、365节骨头,有些太机械,但是这种精神,这种思想,这种人和自然相适应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自然界既然有阴阳二气的变化,也有阴阳气多少这种量的变化,所以它就拿阴阳气三阴三阳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所以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里它是什么意思呢,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
  
 为什么胃经和胃府,把它叫做阳明,膀胱叫把它太阳,这应当是《黄帝内经》解决的问题。那是根据脏府的生理功能,根据脏府和经络阴阳气的多少,也根据人体体表接受阳光照射的多少,来命名和划分的,用三阴三阳来命名脏府和命名经络的。
  
 应当说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它的含义,不是生理的,而是病理的。如果说在《黄帝内经》里,我们把它叫做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府,那是一个生理概念的话。在《伤寒论》中,我们说阳明就是阳明病,说太阳就是太阳病,它是个病理的概念。既然它是病理的概念,它就涉及到病变部位,它就涉及到病变性质,它就涉及到病变发展的趋势。 
  
  
 从太阳病来说,它的病变的部位,是不是就像《黄帝内经》那样,涉及到了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府呢?不是这样的。因为张仲景是收集了大量的病例,他把这些病例都写在竹板上、写在木板上,那个时候并没有辩证的思路,他说我怎么能够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把这些病证分清楚呢?他在分。这一大堆病,它发生在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发生在体表,是体表的阳气被寒邪所伤,好,就把它叫做太阳病吧。所以太阳病病位涉及到足太阳经,足太阳府,涉及到膀胱,涉及到体表,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
  
 为什么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它归属于太阳呢?因为体表的阳气的量最大,他认为体表的阳气根源于下焦膀胱,根源于下焦肾,所以就把体表被风寒邪气所伤这种证候归属于太阳病。
  
 它的病性是什么?是阳证;病势是什么?是阳证的初起。你不是说太阳的阳气量最大吗,可是从正气的角度来说,它的阳气的量是最大的;从邪气的角度来说,它却是阴寒邪气,它是寒邪,是风寒邪气,邪气的性质呢是属于阴性的。而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决定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既考虑它正气的因素,也要考虑到邪气的因素。正气是阳气,邪气是阴寒邪气,阴阳相叠加,你说充其量不是阳证的初起阶段吗?所以从病证的角度来说,它并不是阳证最厉害的,它是阳证的初起。 
  
 阳明病涉及到手足阳明经府。那就是说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还有大肠经,胃经。由于足经循行长,影响范围广,所以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或者什么邪气所伤呢,它的症状表现明显表现突出;手经循行路线短,影响面积小,被外邪所伤,它的症状不突出。所以从《伤寒论》的症状来看,主要是足经的症状。它的病性属于阳证,它的病势呢,属于阳证的极期。
  
 阳明的阳气比较大,阳气虽然不是太大的,它只是二阳,但是邪入阳明就化热了,所以阳邪就成了热邪,两阳相加,正邪斗争激烈,所以表现了大热大实的证候。所以从病理的角度来说,阳明病是阳证的极期阶段,生理上它的阳气的量并不是最大的,但是从病理的角度来说,阳明病是盛阳赶热邪,正邪斗争激烈,表现了一派大热大湿的证候,所以说是阳证的极期。 
  
 少阳涉及到了胆经,胆府和三焦,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它是阳证的后期。为什么它是阳证的后期?进入少阳的邪气,可以是寒邪,也可以是热邪。如果邪气在少阳经的话,那是寒邪,因为它有往来寒热这个症状,为什么可以有恶寒呢?那一定有寒邪伤人阳气的证候,他才恶寒的。所以寒邪在经的时候,邪在经的时候,是寒邪,邪入府的时候它化热。而正气呢,少阳是个小阳,是个弱阳,后世医家把它叫做是稚阳、嫩阳、幼阳,如日初出,就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它的阳气不亢不烈,所以它抗邪的能力并不强,所以它是阳证的后期。一旦少阳阳气抗邪不利的话,邪气就有可能内传三阴而出现太阴病。 
  
 太阴病涉及到脾经,涉及到脾脏,没有涉及到手太阴肺,为什么?太阳主表,肺主皮毛,当太阳体表的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的时候,常常会影响肺气的宣发失调而出现咳嗽、喘,所以手太阴肺的病变在太阳病的阶段就常常表现出来了。因此,《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只讲到太阴脾的病,而手太阴肺的咳喘的证候,在太阳篇中就包括了,像太阳病篇涉及到麻黄汤所治疗的无汗而喘,麻杏石甘汤所治疗的邪热壅肺的汗出而喘,小青龙汤所治疗的寒邪闭表、内有水饮、水寒摄肺的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所治疗的风邪在表、风邪壅肺、中风兼喘,都在太阳病篇都谈到了,所以太阴病只是脾经和脾脏的病。可见张仲景的这种六经辩证,他是按照临床的实际情况来的,而不是机械地按照《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来的。它是阴证,仅仅涉及的脾阳虚,属于是阴证的初期。 
  
 少阴病涉及到心肾,涉及到肾经。心主火,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主水,肾又是人体元阴元阳之根本。当寒邪进入少阴,导致心肾阴阳两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证候的时候,这就是阴证的进一步加重,它属于阴证,可以说是阴证的危重期,特别是心肾真阳虚衰为主的这种少阴病,不去积极的救治,常常会出现不良的后果,它是阴证的危重期。
  
 当然少阴病另外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说,不是以心肾真阳衰危为主,而是以外来的寒邪为主。一个很棒的小伙子,去喜马拉雅山爬山,结果雪崩了,把他填在了雪里头,那你身体再好,心肾阳气再棒,那个阴寒太盛,你这个生命也恐怕会受到威胁。所以我们说,对于心肾真正真阳虚衰为主的,这种少阴病,它的预后是很差的,你必须积极救治;而对于寒胜伤阳的证候,我们另外说,只要他心肾真阳没有完全衰竭,我们经过积极救治,把阴寒驱出体外,还有很好的预后。甚至少阴病还有自愈的。什么情况下会自愈?心肾真阳不衰,而且寒胜伤阳为主的这种证候,甚至阳气恢复之后,它会自愈。 
  
 至于厥阴病,它主要涉及到肝和心包。我们具体讲厥阴病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厥阴病的情况非常复杂。如果这个病是由少阴传来的,那就是阴证的末期,有死无生呀。你说少阴心肾真阳虚衰,又导致了厥阴相火,肝和心包的相火衰竭,那确实是阴证的末期,最后阳亡而死,所以厥阴病就有死证。但是"厥"者尽也,"厥"者极也,如果这个病不是由心肾真阳衰微而传入厥阴的,而是外来的阴寒邪气郁扼了厥阴的相火,这可能就要发生变化。当阴寒邪气特别盛,盛到了极点的时候,而相火被郁到了极点的时候,相火爆发,阳气来复,所以厥阴病就可以有阳气恢复的这种机转。如果阳气恢复之后,阳复阴退,病就可以自愈;如果阳气恢复太过呢,又可以转成热证,转成阳证,所以厥阴病篇又存在着阴尽阳生的这种变化,所以你说它既是阴证的末期,又是阴尽阳生的阶段,这就是厥阴病的特征。 
  
 这样的话,我们讲到了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它是一种病理的(含义)。三阴三阳的这种命名,它包含有病位的意义、包含有病性的意义、也包含病势的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病证的概括。

三阴三阳

2. 三阳三阴

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
  
  
 
  
 雷公曰:受业未能明。
  
  
 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
  
  
 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不知雌雄。
  
 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脉软而动,九窍皆沉。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lì)妄行,巅疾为狂。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阴阳皆壮,下至阴阳。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生死之期,遂合岁首。
  
 雷公曰:请问短期。黄帝不应。雷公复问。
  
  
 黄帝曰:在经论中。
  
  
 雷公曰:请问短期。
  
  
 黄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徵,皆归出春。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春三月之病,曰阳杀,阴阳皆绝,期在草干。夏三月之病,至阴不过十日,阴阳交,期在溓(lián)水。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已。阴阳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三阳独至,期在石水。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3. 中医原来是这样啊!!!ㄧㄧ三阴三阳(2)

用思维导图,重新解读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
  
  
 第三章、阴阳的工作机制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三阴三阳
  
  
 本篇内容将分四天分享给大家,通过昨天的分享,我们了解了三阴三阳里的厥阴、阳明对中医理论的构建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前章说过,春夏为什么养阳,秋冬为什么养阴,为的是与天地同步,天人相应。那么,我们要跟上天地的变化,首先要知道天地怎么变化。天地变化最明显的单位或者说层次就是年,每一年天地都要做一个很大的变化,在年这个大变化的框架里,还有一个更基本、更细小的变化单位,这就是气。
  
                                          
 气这个概念我们在第一章里已经讨论过,一年由二十四个气组成,在年这个框架里,气就是最基本的变化单位,天地便是按照这样一个单位在不断地变化。人要与天地相应,就得跟上这个变化,太过与不及都没有与天地保持一致,没有与天地相应。
                                          
 那么在气这个层次上,人体靠什么来与天地保持一致呢?就靠肺。《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六节藏象论》讲"肺者,治节出焉","肺者,气之本"。揭示了肺的功能,这个问题,在第一章已经专门的分析过,肺在运气里,在《阴阳大论》里,它属于阳明。阳明燥金,主肺与大肠。所以,阳明这个概念的引入,对于在气这个层次上建立天人合一的专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原来是这样啊!!!ㄧㄧ三阴三阳(2)

4. 中医原来是这样啊!!!ㄧㄧ三阴三阳(1)

用思维导图,重新解读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
  
  
 第三章、阴阳的工作机制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三阴三阳
  
  
 本篇内容分四天分享给大家
  
  
 昨天分享了《易》系统的八卦也有三阴三阳,但阐述的角度与医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医系统的三阴三阳是很独特的。
  
  
 我们看《素问》的前几篇里,只讲二阴二阳,特别是《四气调神大论》,它只提少阳少阴、太阳太阴,直到第六篇《阴阳离合论》才明确提出三阴三阳。在二阴二阳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厥阴、一个阳明。阴阳这个概念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能找到,各行各业都在用它,但是,像厥阴和阳明,几乎只限于医家使用,可见这两个概念对中医的关系很大。
  
                                          
 《素问》里对阳明和厥阴有专门的定义:两阳相合为阳明,两阴交尽为厥阴。而其他的二阴二阳《素问》里没有专门的定义。这就说明了厥阴、阳明的引入,对于中医理论的构建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医和传统文化都秉承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5. 三阴三阳是指什么?

出自《素问·阴阳离合论》等篇。为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和太阴的总称。《伤寒论》用以命名外感热病的6个阶段及其相关证候。

三阴三阳是指什么?

6. 仲景《伤寒论》关于三阳到三阴的简析

阴旺属于阴病,阴是没法泻的,解决问题靠补阳来平衡,使阳虚转化成不虚;而阳旺、泻阳之后就要考虑到补阴的问题,因泻虚阳后需补、泻实阳后不补。
   张仲景《伤寒论》这本名著,其中讲三阳到三阴的问题。
   首先是三阳经有病,容易治。
   膀胱经在表,同时表属肺,因此膀胱经和肺经,属于太阳病,以麻黄汤和桂枝汤治疗为主。
   再往里去是阳明病,最明显是胃经有病,一般是热极、和堵塞两种情况,一般都发烧。因此除了使用麻黄汤和桂枝汤外,还要退烧。肺炎退烧需要用生石膏;小孩子吃油炸食物、鸡蛋过多,堵塞后发高烧,用大黄一泻即可退烧。
   再更深一层是少阳病。如果寒邪进去,停止在少阳,表现为“口苦咽干,往来寒热,两胁胀满,心烦欲呕” 十六个字,仲景书说这十六个字“不必悉具”,就是说症状不必全都出现,只要症状满足其中四个字,或者一个、两个、几个表现,病人自己就可以用小柴胡冲剂,医生就可以使用小柴胡汤。这叫“邪在少阳”、“寒中少阳”,都没有转成阴病,阴还在里。
   所以阳先受病。伤寒论又讲,七天后,太阳病若还没好,感冒就要转化了,变成肺太阴病——肺炎。
   三阴病,关键在于少阴,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其最基本的药方是“四逆汤”,每一个人都可以知道、记住,和遵医嘱使用,是名方、验方,是了不起的方子、伟大的方子。光荣、正确要算这“四逆汤”,它可以治心脏病,调节肾脏病。古医术里讲到“但欲寐”,就是困得不得了,非常想睡觉、要想睡觉,可是睡不着;要有这个症状,或者再加上畏寒(怕冷),就这几句话,就属于“阴病”了,那么给药就是“阳药”——附子、干姜,加炙甘草解毒,实际上可以平常吃,比如确认得了心脏病的—心脏病是属于手少阴心经的病,就可以遵医嘱长期服用这个药了。有的人跟西医挂钩,说这个方仅治心脏病,实际上不是;它也包括调节肾在内、以治所有的阴病为主。
   手太阴病就是肺经有病,足太阴病在脾经,足厥阴病在肝经,这些都有“传变”,大家不是科班学中医的,有个大约的概念—“先阳病、后阴病”,就可以了。
   最后补充一点,当然,也有直中阴的病,邪气躲开了阳气,因阳气太弱了,根本挡不住,比如邪气一冲就到了少阴。

7.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有什么区别?

《黄帝内经》
  
 自然界既然有阴阳二气的变化,也有阴阳气多少这种量的变化,所以拿阴阳气三阴三阳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
  
 三阳指的是太阳、明阳、少阳。
  
 三阴指的是太阴、少阴、厥阴。
  
 三阳中的太是大的意思,阳气量是三份;明阳中的明是显著的意思,阳气量是二份;少阳中的少是小的意思,阳气量是一份。
  
 三阴中的太是大的意思,阴气量是三份;少阴中的少是小的意思,阴气量是二份;厥阴中的厥是极尽的意思,相对少阴来说,阴气量比少阴的阴气量还少,因此厥阴的阴气量是一份。
  
 根据脏府的生理功能,根据脏府和经络阴阳气的量多少,也根据人体体表接受阳光照射的多少,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
  
 《伤寒论》
  
 《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有“系统论”与“体质学说。”
  
 系统论指人体存在六大系统:太阳系统、明阳系统、少阳系统、太阴系统、少阴系统、厥阴系统。
  
 太阳系统对人体卫外功能的概括;明阳系统是对大小肠功能的概括;少阳系统是调节情志疏利气机功能的概括。
  
 太阴系统是对人体脾胃运化的概括;少阴系统是对人体内部水火交济功能的概括;厥阴系统是人体控制情绪的概括。
  
 体质学说:人的体质可分为太阳体质、明阳体质、少阳体质、太阴体质、少阴体质、厥阴体质。每种体质根据正气强弱,阴阳偏差再分三个亚型。是体质的分类更加明确具体。
  
 《黄帝内经》分成《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通过“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方面整体论述了生命和天地、疾病的关系,并从经络角度指导了用针的方法,它的三阴三阳是对人体经络腧穴的分类整理,并结合五运六气论述了外界环境对生命个体的不同影响。
  
 而《伤寒杂病论》主要是总结归纳了《汤液经》和《神农本草经》的用药组方思想,用六经辩证法对外感病进行了分类,其三阴三阳更着重于人体脏腑对疾病的症状诊断,而对经络腧穴的论述较少。
  
 所以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里是针灸治病的主要依据,其细化到六经经络的每一个穴位,甚至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也考虑进去了。但是《伤寒杂病论》是借用了三阴三阳对病位进行了分类,并主要按疾病的症状表现细化了用药组方的方法,所以我们说《伤寒杂病论》是方书之祖。
  
 以上是我对两者之间区别的粗略理解,不妥之处望各位不吝赐教。
  
 1. 伤寒中几日流转,这个被很多大家认为是他人衍文。作为实践大家的医圣,断不至于胶柱鼓瑟。
  
 2. 伤寒的六经是讲的部位,表-里-半表半里,合上阴阳,而为六经。和内经的六经不是一回事。可能有联系,但是关系不大。
  
 3. 后世很多以内经推演伤寒,错误百出,这个岭南一大家曾有论述。胡希恕也曾有说法。
  
 4. 实践出真知。追究老祖宗的本义,不如以实践医案,以真实数字统计和效果去评估。
  
 而不是一味在这BB。
  
 个人肤浅理解,仅供讨论。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主要从整体上论述了人的经脉气血的运行以及生理病理的变化等问题,主要指导学医者从宏观上总体上进行把握,有指明前进方向的作用。《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将具体的疾病大致归纳为六大类,按疾病类型归结到三阴三阳里面,使之清晰明了,更易为学医者分类学习、记忆以及加深对各类型疾病的认识及用药规律,在临床中更有益于辩证施治、诊断用药、处方加减等等。
  
 比如,《伤寒论》对太阳病的定义和诊断: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首先,太阳病人的脉是浮的,并且头项强痛而且恶寒;太阳病又分为中风和伤寒:发热、汗出、恶风而且脉缓名为中风;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而且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只要有这一类脉证的,都归结到太阳病的范畴,这样,为学医者的学习、记忆、融会贯通以及举一反三甚至创新提高都很有好处,而且为以后的临床实践中正确的诊断、处方用药、随证加减都指出了清晰的路径。
  
 首先感恩老祖宗留给我们这么大一笔财富《黄帝内经》。内经中三阳三阴是指:太阳 少阳 阳明 太阴 少阴 厥阴。阳为何气,阴为何象呢?这就是老祖宗智 慧!不是随便来的。手六经三阳三阴,足六经三阳三阴,十二经巡行人体全身。每个经后面还加上一个脏和腑的名字,六阳经通脏,六阴经通腑。阳脏就是我们能摸到的,阴腑是骨头包得严严实实的,摸不到,你说古人多有智慧!在人类还不是直立行的时候,就是四肢着地那时候,背向着天为阳,腹向着地为阴,阳经走背,阴经走腹,只有阳明起开阖做用的在腹面经过乳头。然后这只是现代解剖学能让我们肉眼能观察到的,而巜黄帝内经》中阳阴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情志。
  
 你确定你学的中医这样分?中医的阴阳论怎么到了你这就两个体系了?阴主降,阴中也有阳,阳主升,阳中也带阴。阴尽转阳,阳尽转阴。左升右降。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手之三阴,自胸走手。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不管你什么治法,中医就离不开这三阴三阳的定律,脱离了这个定律,开始就是错。别谈治病了。内经的三阴三阳论和伤寒论的出入不是很大。不同的是伤寒论提出的治疗方法大多是用错药引起的别经病症。同吋伤寒论的中风"伤寒"与真正的"伤寒"没有区分好。同时伤寒论的温病与燥病没有解涚清楚。可能是流传与翻译出的错,毕竟伤寒论是后世抄录的。不是原书稿。内经也是王敊和翻译的。也不是原书稿。但不管怎样三阴三阳是阴阳变化的总体系。不容反驳。
  
 本来只是每个学中医者都应该明了的一些基本概念,现在却成了困扰人们、议论得莫衷一是的难题,难怪中医没落到今天面目全非、几近消亡的境地,我们不能真正理解我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对自然万物的认识,败光祖先遗产,到了不明真理、只会机械套用前人经验的地步,愧对我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在天之灵!
  
 关于本题提问,我们须先对《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两部经典之学术地位作个界定。当前中医界绝大多数人把这两部经典置于同等地位,混浠了中医源、流之别。这种对源、流的混淆,使学界只重应用、发挥,失却了朔源明理之学术态度、迷失方向,最终导致中医到了只会机械套用前人应用发挥经验的地步。连基本概念都无法理解,流行的一套成为无源之水,很快就会枯竭!中医恐将亡,中医学子,醒醒吧,不然我们将以何面面去见我们的古圣先贤!
  
 与《道德经》全面解《易》不同,《黄帝内经》是侧重从生命学角度解《易》之作,她以文字形式从生命真相角度解读伏羲开天之作《易》,属中医学术源头经典,而《伤寒论》只是根于诸源头经典的应用发挥,而今日之自称经方派诸大神把仲景置于中医学术至高无上地位,机械套用,不思朔源明理,严重偏离仲圣之衷,顽固地当起猪队友,在中医衰落进程中起推波助澜作用!本人绝无否定仲圣功绩之意,但是求求大神们,放过中医吧,不要阻碍中医复兴而不自知,行吗?
  
 回归正题,《黄帝内经》、《伤寒论》都出现太阳、少阳、阳明和少阴、厥阴、太阴三阴三阳概念,源、流差异,其概念函盖还是有所不同的。
  
 作为中医源头经典之《黄帝内经》,其三阴三阳全面函盖了自然界阴阳化生之气化阴阳(也称六气)、自然界气化阴阳在人生命产生、存续的不同存在、运作方式、六经运作及经气;而作用中医学术应用经典之《伤寒论》所提三阴三阳,直接体现的是六经和经气概念,而六气在六经中如何存在、运作没有很直接的表现。这样一来,相信仲圣至上者会不明六经六气运作基理、不明疾之传变顺逆何因!
  
 内经所述三阴三阳,对应老子《道德经》中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三“,无为无极,即道,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三阴三阳即六气,万物为五行,五行有形之物之各有差异而呈万物之现象。这其中之代表六气之“三”在包括中医学术在内的正统易学中处于枢纽地位,万物(包括人及人之脏腑形骸)皆由阴阳六气交合化生并由六气维持其运作。在生命过程中,太阳与少阴、少阳与厥阴、阳明与太阴两两配对交合依次化生不同五行属性之脏腑形骸,是使命完成之后,又是六气两两交合产生六经经气勾通生命精气神先天系统和五行后天系统、推动并输布后天系统运化而来水谷精微濡养形骸,使生命现象得以充分体现。
  
 《伤寒论》所表述之三阴三阳,只直观地体现六经。当然,六经运作机理就是六气交合产生经气(阴阳交合气化)推动脉中水谷精微气化输布,但若无内经等易学源头知识认知,则无法明白六经运作机理,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经气不正引邪入侵及阴邪传变顺逆原因。(待续)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是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的划分为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是四时、昼夜,阴阳消长变化的自然规律,根据不同时空条件把阴和阳各自分为三数。
  
 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在定位上:有上下左右之分。在定性上:有阳盛衰之分。在定量上:右太、少、厥、阳明之分。也可说成为六气:风、火、暑、湿、燥、寒。三阴三阳与六气的关系: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近代医学家继承了仲景所创六经辨证后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为三阳三阴辨证方法的简称。根据辨证之法:脏腑、经络、气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诸证,兼容理法方药皆备,形成了一个临床实用的辨证论治体系,为中医的发展之路铺垫了优良基石!
  
 《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分两部份!一:天道(素问),二:人道(灵枢)。《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指天道。
  
 如果想入门古中医,这两个体系千万别混在一起,否则此生错过。一个是总论和经络针灸体系,一个是汤液学(中药)体系,这两个体系,一个从外向内治,一个从内向外治,很不同,汤液学源头《汤液经》,从一个体系入才行,入门后才能通透,如果学中医开始就混在一起,没戏了。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