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怎么提交

2024-05-13 09:11

1. 数学建模怎么提交

1. 参赛作品的组成
各参赛队提交的参赛作品通常有“参赛论文”和“支撑材料”两部分,其中“参赛论文”是必要的。

注意:
(1)参赛论文中不能包含承诺书和编号专用页。文件格式只能用PDF 或Word 格式之一(建议用PDF格式),不要压缩。(2)支撑材料是能够对参赛论文中模型、结果和结论起补充支撑作用的必要资料。

通常应包含所有可运行的源程序代码、参赛队查阅并使用的数据及难以从公开渠道查询的相关资料等。所有必要内容需使用WinRAR 压缩为一个文件(ZIP 或RAR 格式)。(3)如需提交支撑材料,参赛论文应与支撑材料分开,以两个独立文件的形式分别通过客户端对应功能提交。

数学建模怎么提交

2. 数学建模的基本工作流程

1)建模准备
数学建模是一项创新活动,它所面临的课题是人们在生产和科研中为了使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因此发现课题的过程就是分析矛盾的过程贯穿生产和科技中的根本矛盾是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我们分析这些矛盾,从中发现尚未解决的矛盾,就是找到了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果这些实际问题需要给出定量的分析和解答,那么就可以把这些实际问题确立为数学建模的课题,建模准备就是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的目的,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弄清实际对象的特征,情况明才能方法对。

(2)建模假设
作为课题的原型都是复杂的、具体的,是质和量、现象和本质、偶然和必然的统一体,这样的原型,如果不经过抽象和简化,人们对其认识是困难的,也无法准确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建模假设就是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在掌握必要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型进行抽象、简化,把那些反映问题本质属性的形态、量及其关系抽象出来,简化掉那些非本质的因素,使之摆脱原型的具体复杂形态,形成对建模有用的信息资源和前提条件,并且用精确的语言作出假设,是建模过程关键的一步。对原型的抽象、简化不是无条件的,一定要善于辨别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果断地抓住主要因素,抛弃次要因素,尽量将问题均匀化、线性化,并且要按照假设的合理性原则进行,假设合理性原则有以下几点:
①目的性原则:从原型中抽象出与建模目的有关的因素,简化掉那些与建模目的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因素。
②简明性原则:所给出的假设条件要简单、准确,有利于构造模型。
③真实性原则:假设条件要符合情理,简化带来的误差应满足实际问题所能允许的误差范围。
④全面性原则:在对事物原型本身作出假设的同时,还要给出原型所处的环境条件。

(3)模型建立
在建模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建模假设的各条件首先区分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然后查明各种量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各个量之间的等式或不等式关系,列出表格、画出图形或确定其他数学结构,选择恰当的数学工具和构造模型的方法对其进行表征,构造出刻画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在构造模型时究竟采用什么数学工具,要根据问题的特征、建模的目的要求以及建模者的数学特长而定 可以这样讲,数学的任一分支在构造模型时都可能用到,而同一实际问题也可以构造出不同的数学模型,一般地讲,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前提下,所用的数学工具越简单越好。

在构造模型时究竟采用什么方法构造模型,要根据实际问题的性质和建模假设所给出的建模信息而定,就以系统论中提出的机理分析法和系统辨识法来说,它们是构造数学模型的两种基本方法。机理分析法是在对事物内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建模假设所给出的建模信息或前提条件来构造模型;系统辨识法是对系统内在机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利用建模假设或实际对系统的测试数据所给出的事物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来构造模型。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模拟有力地促进了数学建模的发展,也成为一种构造模型的基本方法,这些构模方法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在构造模型时,可以同时采用,以取长补短,达到建模的目的。

(4)模型求解
构造数学模型之后,再根据已知条件和数据分析模型的特征和结构特点,设计或选择求解模型的数学方法和算法,这其中包括解方程、画图形、证明定理、逻辑运算以及稳定性讨论,特别是编写计算机程序或运用与算法相适应的软件包,并借助计算机完成对模型的求解。

(5)模型分析
根据建模的目的要求,对模型求解的数字结果,或进行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分析,或进行稳定性分析,或进行系统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或进行误差分析等。通过分析,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修改或增减建模假设条件,重新建模,直到符合要求;通过分析如果符合要求,还可以对模型进行评价、预测、优化等。

(6)模型检验
模型分析符合要求之后,还必须回到客观实际中去对模型进行检验,用实际现象、数据等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若不符合,就修改或增减假设条件,重新建模,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直到获得满意结果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为我们进行模型分析、模型检验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7)模型应用
模型应用是数学建模的宗旨,也是对模型的最客观、最公正的检验 因此,一个成功的数学模型,必须根据建模的目的,将其用于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数学模型在生产和科研中的特殊作用。

以上介绍的数学建模基本步骤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灵活掌握,或交叉进行,或平行进行,不拘一格地进行数学建模则有利于建模者发挥自己的才能。 
关于软件有matlab lindo 等

3. 数学建模具体流程是什么?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这里的实际现象既包涵具体的自然现象比如自由落体现象,也包涵抽象的现象比如顾客对某种商品所取的价值倾向。这里的描述不但包括外在形态,内在机制的描述,也包括预测,试验和解释实际现象等内容。
  我们也可以这样直观地理解这个概念:数学建模是一个让纯粹数学家(指只懂数学不懂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的数学家)变成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甚至心理学家等等的过程。
  数学模型一般是实际事物的一种数学简化。它常常是以某种意义上接近实际事物的抽象形式存在的,但它和真实的事物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描述一个实际现象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录音,录像,比喻,传言等等。为了使描述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人们采用一种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这种语言就是数学。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事物就称为数学模型。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实验,但这些实验往往用抽象出来了的数学模型作为实际物体的代替而进行相应的实验,实验本身也是实际操作的一种理论替代。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和各种各样的应用问题紧密相关的。数学的特点不仅在于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明确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它应用的广泛性,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各种问题的要求越来越精确,使得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学科学的地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它正在从国或经济和科技的后备走到了前沿。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数学理伦与方法的不断扩充使得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数学已经成为一种能够普遍实施的技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步。建立教学模型的过程,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要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资料,观察和研究实际对象的固有特征和内在规律,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建立起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深厚扎实的数学基础,敏锐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对实际问题的浓厚兴趣和广博的知识面。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在各个领械广泛应用的媒介,是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数学建模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数学界和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它已成为现代科技工作者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科技人才,数学建模已经在大学教育中逐步开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大学正在进行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和参加开放性的数学建模竞赛,将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的个重要方面,现在许多院校正在将数学建模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数学建模教学法和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的新思路,与我国高校的其它数学类课程相比,数学建模具有难度大、涉及面广、形式灵活,对教师和学生要求高等特点,数学建模的教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为了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数学建模课程指导思想是:以实验室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工作。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经常性地想到用数学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尽量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当代高新科技成果的意识,能将数学、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以学生为主,教师利用一些事先设计好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和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 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学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气氛,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创造一个环境去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举素质,强调的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知识与结果。接受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赛前培训的同学大都需要学习诸如数理统计、最优化、图论、微分方程、计算方法、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数学软件包的使用等等“短课程”(或讲座),用的学时不多,多数是启发性的讲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主要是靠同学们自己去学,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潜能。培训中广泛地采用的讨论班方式,同学自己报告、讨论、辩论,教师主要起质疑、答疑、辅导的作用,竞赛中一定要使用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如Mathemathmatica,Matlab,Mapple,甚至排版软件等。
数学建模的几个过程
  模型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模型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
  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划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尽量用简单的数学工具)
  模型求解: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料,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估计)。
  模型分析: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
  模型检验: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如果模型与实际较吻合,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并进行解释。如果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差,则应该修改假设,再次重复建模过程。
  模型应用:应用方式因问题的性质和建模的目的而异。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修订)
  第一条 总则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国家教委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
  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
  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
  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第二条 竞赛内容
  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
  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普通高校的数学课程。题
  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
  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
  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
  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第三条 竞赛形式、规则和纪律 
  1.全国统一竞赛题目,采取通讯竞赛方式,以相对集中的形式进行。
  2.竞赛一般在每年9月末的三天内举行。
  3.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3人,专业不限。研究生不得参加。每队可设一名指
  导教师(或教师组),从事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但在竞赛期间必须回避参
  赛队员,不得进行指导或参与讨论,否则按违反纪律处理。
  4.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计算机和软件,在国际互联网上浏览,
  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包括在网上)讨论。
  5.
  工作人员将密封的赛题按时启封发给参赛队员,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
  并准时交卷。
  6 .参赛院校应责成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竞赛的组织和纪律监督工作,保证本校竞赛
  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第四条 组织形式
  1.竞赛由全国竞赛组织委员会主持,负责每年发动报名、拟定赛题、组织全国优秀
  答卷的复审和评奖、印制获奖证书、举办全国颁奖仪式等。全国竞赛组委会每届
  任期四年,其组成人员由国家教委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负责确定。
  2.竞赛分赛区组织进行。原则上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每个赛区
  应至少有6所院校的20个队参加(每所院校至多10个队)。邻近的省可以合并成立
  一个赛区。每个赛区建立组织委员会,负责本赛区的宣传发动及报名、监督竞赛纪
  律和组织评阅答卷等工作。组委会成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工业与应
  用数学学会的同志及有关人士组成(没有成立地方学会的,由各地教委与全国竞赛
  组委会指定的院校协商确定),报全国竞赛组委会备案,并保持相对稳定。未成立
  赛区的各省院校的参赛队可直接向全国竞赛组委会报名参赛。
  3.设立组织工作优秀奖,表彰在竞赛组织工作中成绩优异或进步突出的赛区组委会,
  以参赛(相对)校数和(绝对)队数、征题的数量和质量、无违纪现象、以及与
  全国组委会的配合等为主要标准。
  第五条 评奖办法
  1.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评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奖(也可增设三等奖),
  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获得成功参赛奖。
  2.各赛区组委会按规定的比例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竞赛组委会。全国竞赛组委
  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委会,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
  二等奖,获奖比例为全国参赛队数的百分之十左右。
  3.全国与各赛区的一、二等奖均颁发获奖证书。竞赛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对成绩优秀的参
  赛学生,各院校在评优秀生、奖学金及报考(或免试直升)研究生时应予以适当考虑。
  对指导教师的辛勤努力应予以表彰。
  4.参赛队的指导教师一律不得参加本赛区及全国的评阅和决定获奖名次的工作。
  5.对违反竞赛规则的参赛队,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成绩无效。对所在院校要予以
  警告、通报,直至取消该校下一年度参赛资格。对违反评阅答卷和评奖工作规定的赛区,
  全国竞赛组委会不承认其评奖结果。
  6.设立异议期制度,具体内容见《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异议期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六条 经费
  1.参赛队向各赛区组委会交纳报名费。
  2.赛区组委会向全国组委会交纳一定数额的经费。
  3.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资助。
  4.社会各界的资助。满意还望采纳

数学建模具体流程是什么?

4. 数学建模竞赛提交流程

1.开赛后,每个小组组长可以从全国管理系统 http://cumcm.cnki.net 下载生成MD5码的客户端软件。请仔细阅读软件使用说明。(客户端软件只能从全国系统下载,不要从任何第三方网站下载。)
2.论文完成后,每个小组组长使用客户端软件分别生成论文和支撑材料的两个MD5码并在2022年9月18日22:00以前提交。生成MD5码后,只要对电子文件进行了打开保存操作(含自动保存),MD5码都将发生改变,需重新生成上传MD5码,否则影响最后的论文上传。

注意:15日18:00至18日20:00之间可多次上传MD5码;18日20:00至22:00之间系统最多只允许上传1次MD5码。
3.论文正文和附件中均不能出现参赛队的个人信息,电子版中不许包含承诺书,否则一律按违规处理。
4.2022年9月18日22:00-9月19日20:00 参赛队使用客户端完成论文和支撑材料的电子版上传。
5.各参赛队还需将电子版论文发给本校负责教师,用以刻光盘。同时将承诺书(在下载的题目压缩包中,文档模板的第一页)打印下来签字并交给本校组织竞赛的老师。

5. 数学建模的基本工作流程

1)建模准备
  数学建模是一项创新活动,它所面临的课题是人们在生产和科研中为了使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因此发现课题的过程就是分析矛盾的过程贯穿生产和科技中的根本矛盾是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我们分析这些矛盾,从中发现尚未解决的矛盾,就是找到了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果这些实际问题需要给出定量的分析和解答,那么就可以把这些实际问题确立为数学建模的课题,建模准备就是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的目的,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弄清实际对象的特征,情况明才能方法对.
  (2)建模假设
  作为课题的原型都是复杂的、具体的,是质和量、现象和本质、偶然和必然的统一体,这样的原型,如果不经过抽象和简化,人们对其认识是困难的,也无法准确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建模假设就是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在掌握必要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型进行抽象、简化,把那些反映问题本质属性的形态、量及其关系抽象出来,简化掉那些非本质的因素,使之摆脱原型的具体复杂形态,形成对建模有用的信息资源和前提条件,并且用精确的语言作出假设,是建模过程关键的一步.对原型的抽象、简化不是无条件的,一定要善于辨别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果断地抓住主要因素,抛弃次要因素,尽量将问题均匀化、线性化,并且要按照假设的合理性原则进行,假设合理性原则有以下几点:
  ①目的性原则:从原型中抽象出与建模目的有关的因素,简化掉那些与建模目的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因素.
  ②简明性原则:所给出的假设条件要简单、准确,有利于构造模型.
  ③真实性原则:假设条件要符合情理,简化带来的误差应满足实际问题所能允许的误差范围.
  ④全面性原则:在对事物原型本身作出假设的同时,还要给出原型所处的环境条件.
  (3)模型建立
  在建模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建模假设的各条件首先区分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然后查明各种量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各个量之间的等式或不等式关系,列出表格、画出图形或确定其他数学结构,选择恰当的数学工具和构造模型的方法对其进行表征,构造出刻画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在构造模型时究竟采用什么数学工具,要根据问题的特征、建模的目的要求以及建模者的数学特长而定 可以这样讲,数学的任一分支在构造模型时都可能用到,而同一实际问题也可以构造出不同的数学模型,一般地讲,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前提下,所用的数学工具越简单越好.
  在构造模型时究竟采用什么方法构造模型,要根据实际问题的性质和建模假设所给出的建模信息而定,就以系统论中提出的机理分析法和系统辨识法来说,它们是构造数学模型的两种基本方法.机理分析法是在对事物内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建模假设所给出的建模信息或前提条件来构造模型;系统辨识法是对系统内在机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利用建模假设或实际对系统的测试数据所给出的事物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来构造模型.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模拟有力地促进了数学建模的发展,也成为一种构造模型的基本方法,这些构模方法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在构造模型时,可以同时采用,以取长补短,达到建模的目的.
  (4)模型求解
  构造数学模型之后,再根据已知条件和数据分析模型的特征和结构特点,设计或选择求解模型的数学方法和算法,这其中包括解方程、画图形、证明定理、逻辑运算以及稳定性讨论,特别是编写计算机程序或运用与算法相适应的软件包,并借助计算机完成对模型的求解.
  (5)模型分析
  根据建模的目的要求,对模型求解的数字结果,或进行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分析,或进行稳定性分析,或进行系统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或进行误差分析等.通过分析,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修改或增减建模假设条件,重新建模,直到符合要求;通过分析如果符合要求,还可以对模型进行评价、预测、优化等.
  (6)模型检验
  模型分析符合要求之后,还必须回到客观实际中去对模型进行检验,用实际现象、数据等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若不符合,就修改或增减假设条件,重新建模,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直到获得满意结果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为我们进行模型分析、模型检验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7)模型应用
  模型应用是数学建模的宗旨,也是对模型的最客观、最公正的检验 因此,一个成功的数学模型,必须根据建模的目的,将其用于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数学模型在生产和科研中的特殊作用.
  以上介绍的数学建模基本步骤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灵活掌握,或交叉进行,或平行进行,不拘一格地进行数学建模则有利于建模者发挥自己的才能.
  关于软件有matlab lindo 等

数学建模的基本工作流程

6. 数学建模的主要流程

本人为2009年国赛一等奖获得者,希望对同学你有一些帮助!


一:(最重要)
摘要:根据论文内容,已经建立了什么模型。每个问题都要在论文中提及(一般一个问题一段,注意衔接句的逻辑感),要把模型中用到的数学方法写清楚,要把创新点、闪光点写出来。最后要给出模型的答案(如果答案简短的话),即通过论文的摘要基本上就可以对论文有一个基本的评判。(第一页,接近一整页;重点看;10分)
内容:
(1)用1、2句话说明原问题中要解决的问题;
(2)建立了什么模型(在数学上属于什么类型),建模的思想(思路),模型特点;
(3)算法思想(求解思路),特色;
(4)主要结果(数值结果,结论);(回答题目的全部“问题”)
(5)模型优点,结果检验;模型检验,灵敏度分析,有无改进,推广;
要求
(1)特色和创新之处必须在这里强调;
(2)长度
(3)要确保准确、简明、条理、清晰、突出特色和创新点;
摘要注重一下几点:
a. 模型的数学归类(在数学上属于什么类型)
b. 建模的思想(思路)
c . 算法思想(求解思路)
d. 建模特点(模型优点,建模思想或方法,算法特点,结果检验,灵敏度分析,模型检验…….)
e. 主要结果(数值结果,结论)(回答题目所问的全部“问题”)
▲表述:准确、简明、条理清晰、合乎语法、字体工整漂亮;打印最好,但要求符合文章格式。务必认真校对
二:
关键字(第一页,最好写出3~5个关键字;略过;0分)。
三:
问题的提出或重述:按你的理解对所给题目作更清晰的表达,最好不要复制粘贴(不会看;0分)。
四:
问题的分析:根据问题性质,你打算建立什么样的模型;如“这是一个优化问题,可以用规划模型求解”(会看;0分或者加分)。
五:
模型假设:有些假设需作必要的解释;包括基本假设(+每个问题的具体假设);题目中未给,而确实需要的,放在醒目位置;题目中给出,而确实要用到的也要写出来;(假设个数>=5,<=10;会看;3-5分)。
六:
符号说明:清晰工整好看;(查找;会查找;0分)
七:
数据分析:书写清楚,随便做几个分析,画一些图;(3-4个分析;有分,适当给点)
八:
模型建立与求解:尽量模型化,表现出可推广性;(模型建立占8-10分,求解8-10分,结果分析2-3分)。
尽量用图形图标列出思维过程
抽象要求
(1)模型的主要类别:初等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差分方程模型、概率模型、统计预测模型、优化模型、决策模型、图论模型等
(2)几种常见的建模目的:(对应相对(1)的方法)
     描述或解释现实世界的各类现象,常采用机理型分析方法,探索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性;
     预测感兴趣的时间爱你是否会发生,或者事物的房展趋势,常采用数理统计或模拟的方法;
     优化管理、决策或者控制事物,需要合理地定义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3)建模过程常见的几个要点:
     模型的整体设计、合理的假设、建立数学结构、建立数学表达式;
(4)模型的要求:
     明确、合理、简洁、具有一般性;
例如:有些论文不给出明确的模型,只是就赛题所给的特殊情况,用凑得方法给出结果,虽然结果大致对,但缺乏一般性,不是建模的正确思路;((与第三点对应))
(5)鼓励创新,特别欣赏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但要合理
(6)避免出现罗列一系列的模型,又不做评价的现象;

具体要求:
(1)基本模型: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方案等;基本模型,要求完整,正确,简明
(2)简化模型:要明确说明,简化思想,依据;简化后的模型尽可能给出;
模型求解内容
(1)	算法设计或选择,算法的思想依据,步骤;
(2)	引用或建立必要的数学命题和定理;
(3)	在不能给出精确解的情况下,需要给出不知一种解法(算法),并进行测试比较,给出评价。为了说明你的算法好,你需要有一个参照与之比较,你可以从简单的最容易得到的算法开始,逐步改进,知道得到的满意解
(4)	具体的表现在:对于离散问题,最简单的解可能只是做随机选择,然后用你的算法得到的解与之比较;

九:
模型结果的分析和检验,包括误差分析、稳定性分析等。
十:
模型的评价与推广:模型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评价就写自己建的模怎么怎么好,推广就写不怎么算得出来的模型)。
十一:
参考文献
十二:
附录



论文特别注意事项:
1、小标题很重要;
只要读各个小标题,就能知道整篇论文的概要;
多设置标题,避免大段大段的文字,不见一个标题,(1,1.1),正文至少要设置两级标题,使得每一小节都有一个清晰的目的目标。每小节不要超过两段。
2、善于用图表
3、突出三要素:模型、算法、结果
4、论文的检查: 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创新性;
                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
                文字表述清晰,分析精辟,摘要精彩。

7. 数学建模步骤


数学建模步骤

8. 数模提交流程

1 参赛作品的组成各参赛队提交的参赛作品通常有 “参赛论文”和“支撑材料”两部分,其中“参赛论文”是必要的。

注意:(1)参赛论文中不能包含承诺书和编号专用页。文件格式只能用PDF或Word格式之一(建议用PDF格式),不要压缩。(2)支撑材料是能够对参赛论文中模型、结果和结论起补充支撑作用的必要资料。通常应包含所有可运行的源程序代码、参赛队查阅并使用的数据及难以从公开渠道查询的相关资料等。所有必要内容需使用WinRAR压缩为一个文件(ZIP或RAR格式)。

(3)如需提交支撑材料,参赛论文应与支撑材料分开,以两个独立文件的形式分别通过客户端对应功能提交。
2. 参赛作品的提交参赛作品的提交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参赛作品MD5码、电子文档和纸质版的提交。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