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1954年至1966年每年写信的主要内容概括

2024-05-19 04:00

1. 傅雷家书1954年至1966年每年写信的主要内容概括

在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教育子女极其严厉的傅雷直抒胸臆,爱子情深:“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1954)“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的回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会和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1956)“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少别多,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在信件中傅家人探讨音乐艺术、文学创作的深刻与高度,傅雷为傅聪纾解艺术道路上的心绪问题:“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1955)也兴奋地交流刚看的戏剧电影,“常香玉的天生嗓子太美了,上下高低的range很广,而且会演戏,剧本也编得好。”(1956)
这些家信更因傅雷一家在时代悲剧中的命运变幻带有悲凉的感染力,傅雷在写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沉重地说,“生活中困难重重,我们必须不断自我改造,向一切传统、资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感情与习俗作斗争,我们必须抛弃所有的人生观和旧的社会准则。”(1966)
拓展资料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2006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雷。《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傅雷家书1954年至1966年每年写信的主要内容概括

2. 傅雷家书每封信概括

1、第一封信:
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
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2、第二封信:
包括了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新道路。
3、第三封信:
儿子面临社会千变万化,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
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放下逆反的心理,听从父母的教训,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实,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更加轻松、快乐。
4、第四封信:
母亲的细心,父亲在儿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亲在最细微的地方——儿子的感情问题着手,给儿子一明确的道路方向。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那里。
我们也应接受傅雷妻子的教训,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重点,明白自己的任务以及道路和方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把握住方向的分寸。这样有助于我们成功。
5、第五封信:
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错误。哎,其实这是爱子情深啊!“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傅雷老师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
听来笑话,哪里有父亲虐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的呢?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师用的是严父底下出才子。
平时,父母对我们实行“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抱有理解的态度,我们要体谅父母的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这么做是对我们好,也是恨铁不成钢。毕竟父母们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啊!
内容简介:
傅雷的信在“文革”中遗失了,其时傅家家产尽数被抄,傅聪的信也未能幸免。十几年后的一天,上海音乐学院在一间装扫帚等杂物的四平米小屋里,发现了傅雷的一些遗物,其中包括一个黑纸包裹的练习册,标题是《聪儿家信摘录》。
1986年,傅聪得知此事后,却坚决不同意发表这些信,因为自感年轻时思想和文字过于稚嫩,无法与父亲相提并论。
因此以前各个版本的《傅雷家书》往往只是傅雷一人的独白,我们只能想像或猜测傅聪如何回应他的父亲,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在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教育子女极其严厉的傅雷直抒胸臆,爱子情深:“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1954)“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的恢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会和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
(1956)“儿子交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聚少别多,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在信件中傅家人探讨音乐艺术、文学创作的深刻与高度,傅雷为傅聪纾解艺术道路上的心绪问题:“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1955)也兴奋地交流刚看的戏剧电影,“常香玉的天生嗓子太美了,上下高低的range很广,而且会演戏,剧本也编得好。”(1956)
这些家信更因傅雷一家在时代悲剧中的命运变幻带有悲凉的感染力,傅雷在写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沉重地说,“生活中困难重重,我们必须不断自我改造,向一切传统、资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感情与习俗作斗争,我们必须抛弃所有的人生观和旧的社会准则。”
此文出自现代·傅雷、朱梅馥《傅雷家书》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傅雷家书》是2018年译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雷、朱梅馥,编者是傅敏。《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射,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无处不体现的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是,傅雷在疼爱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对他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傅雷家书》获得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据统计20多年间它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是可以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更值得父母和孩子读一读。
(本书由工学院李仲阳博士、刘忠博士以及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陈子轩推荐)本书为书信体。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作者简介: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傅雷在“文化大革命”之初,受到巨大迫害。1966年9月3日凌晨,愤而离世,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
1966年9月3日上午,女佣周菊娣发现傅雷夫妇已在江苏路284路5号住所“疾风迅雨楼”双双自杀身亡,傅雷系吞服巨量毒药,在躺椅上自杀,享年58岁,夫人朱梅馥系在窗框上自缢而亡。
傅雷夫妇死后,骨灰原被安葬于永安公墓,后归并到万国公墓,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的破坏后遗失。幸有一工人原为傅雷作品的爱好者,故私藏其骨灰盒,幸免遭毁。
1979年4月,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办傅雷朱梅馥追悼会,柯灵致悼词,宣布1958年划为右派分子是错误的,应予改正;文革中所受诬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彻底恢复政治名誉。骨灰移葬上海革命烈士公墓。

3. 傅雷家书1954年至1960年每年写信的主要内容概括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傅雷家书》获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间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是可以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对我们学生来说,更值得一读.(本书由工学院李仲阳博士、刘忠博士以及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陈子轩推荐.)家书名言摘录
〈一〉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预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地去争取. 〈三〉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四〉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五〉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 〈七〉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八〉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操心. 〈十〉……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十一〉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 〈十二〉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十三〉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 〈十四〉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十五〉艺术家与行政工作,总是不两立的! 〈十六〉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十七〉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十八〉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象征. 〈十九〉惟有肉体禁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二十〉只要是先进经验,苏联的要学,别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也要学.(50年代怀有如此“反动”的思想,相当不易) 〈二十一〉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完美.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 〈二十二〉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二十三〉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改弦易辙,丢开老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两盘里精密地称过. 〈二十四〉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二十五〉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目的. 〈二十六〉生性并不“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而吃亏,一个道理. 〈二十七〉汉魏人的胸怀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载之下,犹令人缅怀不已. 〈二十八〉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二十九〉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所谓曲高和寡也!同时,积雪的高峰也会令人有“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随便瞻仰. 〈三十〉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 〈三十一〉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 〈三十一〉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部的感情深入. 〈三十二〉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三十三〉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 〈三十四〉事情主观上故盼望必成,客观方面仍需有万一不成的思想准备
主要内容:
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傅雷家书》出版十八年来,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发行已达一百多万册,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1986年),足以证明这本小书影响之大,《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对祖国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在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因此这些家属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不管是傅聪去波兰留学、获得国际大奖,还是后来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不是给予指点,特别是经常给他邮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有关绘画、雕塑等艺术理论方面的书籍,鼓励他多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相信很多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中心思想:《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信,写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要求,勉励,鼓励儿子不要丧失对真,善,美的追求.不要骄傲.

傅雷家书1954年至1960年每年写信的主要内容概括

4. 《傅雷家书》每封信内容概括是什么?

《傅雷家书》每封信内容概括是如下:
1、《傅雷家书》第一封信:
第一封家书是在儿子受到打击意志消沉时写的,劝慰儿子面对感情创伤要学会泰然处之。作者在信中告诫儿子“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2、《傅雷家书》第二封信:
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包围时候写的。为儿子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幸福和骄傲,“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涕泗横流的”,道出傅雷的喜悦之情。

3、《傅雷家书》第三封信:
面对社会千变万化,该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希望用自己走过的经验,告诉儿子少走怨路。父母走的弯路,都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他们都希望子女能比自己过得更好。
4、《傅雷家书》第四封信: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要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母亲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哪里。
5、《傅雷家书》第五封信:
离别之时,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太过严厉。傅雷反思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傅雷只是想“严父之下出才子”罢了。

5. 傅雷家书1958年三封信的简介


傅雷家书1958年三封信的简介

6. 傅雷家书每封信内容概括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内容介绍
  
《傅雷家书》
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
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是最好的艺
术学徒的修养读物”。
 
《傅雷家书》
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
文艺评论家以
及美术批评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
1954
年至
1966
年
5
月的
186
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
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简介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
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
亲情溢于字里行间,
给天下父
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6�7�6�7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
傅雷对祖国、
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
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
如何
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
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
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
和民族的荣辱感,
要有艺术、
人格的尊严,
做一个“德艺兼备、
人格卓越的艺术
家”。
同时,
对儿子的生活,
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
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
结合,
正确理财,
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
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
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人物性格特点
  
 
 
傅雷:
严谨、
认真、
一丝不苟,
对亲人
(主要是儿子)
无私的热爱,
有良知,
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
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傅敏:
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名句
  
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6�7�6�7 三十三〉艺术家最需要的,
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三十四〉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兼
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
  
 
〈三十五〉事情主观上故盼望必成,客观
方面仍需有万一不成的思想准备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
偶尔流露一下不是
可耻的事
 
 
  
《傅雷家书》的出版,是一桩值得欣慰的好事。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
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
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
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
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
使
它的光焰照彻人间,
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
开启了一扇窗户,
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
正是由于它的存在,
才将
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
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
也是我们立身行
事的准则。
  
一个好的家庭教育,
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
它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人生,
毕竟
家庭教育是第一任老师,
傅雷用了良好的方法把他儿子教育成才,
让人赞口不绝。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
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
感动。
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
他们虽不是伟人,
不像傅雷那么出名,
也不能说出
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
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
不管做任何事,
都会先为我考虑, 
 为我打算。
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
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及至目前,
它在
20
多年间的发行量累计已达
110
万册,
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
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是可以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
养的一本好书。对我们学生来说
,
更值得一读。
 
 
    
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因此一个优良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可是有多
少家庭可以适当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国,
许多家庭的教育不恰当,
家长都没有
用心与孩子沟通,不了解孩子的情况,没有正当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步入歧途,
最后后悔莫及。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家庭暴力,
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
不但没有使孩子懂事,
反而让孩子变得反叛。
用合适的家
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长们应该欣赏这本《傅雷家书》。其实,作为孩子的我们也
有必要看看,
因为它可以感染我们,
让我们察觉到家长的用心良苦,
懂得感谢父
母,它更让我们懂得艺术的欣赏,在生活的处事做人,得到正确的指引。

7. 《傅雷家书》第一封信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第一章是一封和他的儿子说对不起的信,傅雷在劝慰儿子的时候举例克里斯多夫这么一个例子,是要他儿子学习克里斯多夫的那种艺术家气质。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

内容赏析: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
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
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
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
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傅雷家书》第一封信主要内容是什么?

8. 傅雷家书每封信内容概括

《傅雷家书》每封信内容概括是如下:
1、《傅雷家书》第一封信:
第一封家书是在儿子受到打击意志消沉时写的,劝慰儿子面对感情创伤要学会泰然处之。作者在信中告诫儿子“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2、《傅雷家书》第二封信:
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包围时候写的。为儿子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幸福和骄傲,“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涕泗横流的”,道出傅雷的喜悦之情。

3、《傅雷家书》第三封信:
面对社会千变万化,该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希望用自己走过的经验,告诉儿子少走怨路。父母走的弯路,都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他们都希望子女能比自己过得更好。
4、《傅雷家书》第四封信: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要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母亲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哪里。
5、《傅雷家书》第五封信:
离别之时,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太过严厉。傅雷反思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傅雷只是想“严父之下出才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