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经济圈的发展优势

2024-05-10 11:38

1. 六安经济圈的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河南省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网络,境内有3条国道、4条高速、3条铁路,至建设中的新桥国际机场仅半小时,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城市,具有东融长三角、西连大京九的独特之利;距南京不足2小时车程,距离上海也仅4小时左右,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资源优势1)丰富的土地资源。有很大的土地储备,能够符合产业集团的产能持续扩张的条件。2)充足的人力资源。目前,六安市是安徽省最大劳务输出市之一,相对目前制造业严重缺工的沿海发达城市,人力资源比较充足,可以满足产业发展用工需要。3)丰富的物质资源。丰富的农业资源,素有白鹅王国、茶药宝库、丝绸之府的美誉;红色旅游资源:拥有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7处,大别山以独特的地质地貌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12个重要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重要的旅游景点有天堂寨、万佛湖,寿县古城,八公山和楚文化博物馆等;丰富的水电资源:境内佛子岭等五大水库犹如五颗明珠镶嵌其中,全市水能总蕴藏量52万千瓦,占全省近三分之一。丰富的矿藏资源:盛产金、银、铁、铅、锌、花岗岩等40多种矿物资源,已探明的霍山单龙寺宽度达200米的高品位金矿带,霍邱铁矿已探明储量16.5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成本优势1)人力资源用工成本优势。人力资源用工成本成为目前企业综合成本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具有不断攀升的趋势特征,近年来,长三角用工成本快速上升,给微利与阶段性亏损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而六安市由于产业少、人力资源充足、综合生活成本较低等特征,在整体用工成本上,只有上海的1/3,江浙的1/2至。2)土地成本优势。六安市目前土地储备充足,整体工业用地的成本要比皖江带其他城市都要低,特别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目前六安市的产业规划区主要位于交通便利的公路两侧,由于土质大多属于岩土与无营养土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用地成本极低。3)物流成本优势。由于六安市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全国产业集团最理想的区域性储备中心、流转中心、产业基地与销售中心的最佳选择,六安市城市人口未来规划在100万以上,本身就是一个消费性城市,加上区位优势,销售半径在100-300公里的区域战略发展的优势非常明显。政策优势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六安市的金安区与舒城县位列其中。另据六安市经贸委上市办刘主任介绍,目前,六安市承接东产西移与整体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相关议题,已经是六安市政府办公会议的日常议题,市委领导高度一致与重视,已列入目前市委、市政府最核心工作之一,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得到批准后,六安市根据《关于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对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加快推进六安市皖江示范区建设工作进程。目前,六安市正集中资源制定合六工业走廊六安市产业承接集中区总体规划。主动融入以合肥为轴心的一轴两翼产业发展战略,立足持续发展的需要,分别制定出短、中、长期发展远景与目标。

六安经济圈的发展优势

2. 六安经济圈的发展情况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面积17976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695.5万。一直属于农业资源大市,在产业经济始终保持静默状态。但随着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产业不断升级,与产业重新定位,大量产业因定位或成本因素有向长三角西部转移的要求,目前,安徽被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于2010年初顺利获批,对于六安来说,这都是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六安市的区位优势逐渐突显,六安市政府对目前的产业发展机遇高度重视,相关各部门与关联产业也都作出了积极的响应与准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六安市还存在一定的产业发展瓶颈与难题。

3. 六安经济圈的发展弱势

区位弱势由于六安市的区位现状,产业发展战略东进与承接东产西移有两道资源拦截屏障。1)第一道屏障为“苏江障”。由于《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与“长江沿岸城市市长论坛”形成的苏江沿岸开发与联合两岸开发,加上南京本身就是一座“吸纳型”城市,与沿江的6市15县形成了对六安市的第一道资源拦截屏障,减缓了长三角进入安徽的速度,阻止了优质资源向六安市的转移,经过南京等沿江城市吸纳过滤后的东产西移资源骤减,这种现象笔者称之为“苏江障”。2)第二道屏障为“皖江障”。按目前皖江城市带的实际情况看,六安市无论在区位还是产业与长三角西移资源对接都要比其他城市差,六安市仅有一区一县介入其中,而且在整个皖江城市带的最西面,合肥凭借省会的优势,以自身为中心,以巢湖与六安为两翼,以芜湖为前哨,寻求更多的资源承接与吸纳的机会,事实上,合肥市的“吸纳”特征与自身对资源的需求相比南京更甚,所以,以合肥为核心的皖江城市对六安市形成了第二道战略东进与东产西移的资源拦截屏障,笔者称之为“皖江障”。产业基础与生态环境的弱势由于六安市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随着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的改制退出,六安市目前缺乏对价招商的工具,未能营造成熟的产业生态环境,对大型产业项目的引进与产业基地的建造缺乏经验,产业服务型人才缺乏。目前,六安市的市场对话机制与服务体系还不够成熟,人才市场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人才高地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发展机制。交通成本的弱势虽然六安市近几年来在公路与铁路有较快的发展,但物流成本低廉的航运是六安市的短板,六安市距离最近的芜湖港口有200多公里,这对于吸引西移重物流成本的产业有很大的影响。

六安经济圈的发展弱势

4. 六安经济圈的产业发展

六安市一直以来都定位于农业资源大市,农业为其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目前发展较为稳定。区域内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素有江淮粮仓、白鹅王国、茶药宝库、丝绸之府、水电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六安市通过加大投入和宣传,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业强市,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受益于国家关于基础建设投资与房地产投资政策的利好,整个城市环境、容貌与道路交通得到很大的改善及发展,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但是房地产行业没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土地的出让与房地产的交易财政收入也不具备持续性,所以,虽然近年来地方GDP与城市生活消费水平也都得到较大提升,但只有消费没有产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是会造成后期发展的失衡,六安市目前在产业经济方面的建设与发展还比较薄弱。目前,六安市除了原有农业储量资源外,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都进入了短暂的真空期与筹备期,政府开始越来越重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利用东产西移的机遇,正着手制定新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与资源承接方案,打造与培育符合六安经济发展需求的产业链与产业群。

5. 六安经济圈的介绍

在长三角产业不断升级与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合作,作为皖江带城市承接东部产业西移的重要轴心六安市,具有承东传西的重要战略意义,在承接动产西移的同时迎融中部崛起的黄金机遇。六安不在是一个独立经济体,六安市牵手周边兄弟城市合肥、淮南、阜阳、巢湖、安庆等,形成一个紧密的跨区域经济合作体系。

六安经济圈的介绍

6. 六安的经济

 六安是农业大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粮、油、麻、栗、茶、茧、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民国8年(1919年),六安粮食总产25.3万吨,1949年粮食总产75.78万吨,经过土地改革,1952年增加到96.42万吨,1957年达到127.7万吨比1949年增长68.4%。1980年全市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有了生产自主权,1981年粮食总产达到228.38万吨,1985年粮食总产215.93万吨比1949年增长1.85倍。 六安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花生和芝麻,1949年油料作物种植29.88万亩,总产1.26万吨,1957年增加到76.28万亩,总产4.81万吨,1961年减少到30.29万亩,总产只有0.67万吨。1965年油料种植38.8l万亩,总产回升到2.27万吨。1978年扩大种植到60万亩、总产3.19万吨,1980年种植62.94万亩,总产3.54万吨,但仍未达到1957年生产水平,1985年种植148.71万亩,总产11.19万吨。 2012年农业总产值198.8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074万亩,产量449.1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25.8万亩,产量17.3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9.2万亩,产量17649吨;蔬菜种植面积94.8万亩,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肉类产量51.2万吨,水产品28.1万吨。基本形成了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生猪、家禽、水产品、茧丝绸、油茶、六安大麻、中药材、草竹柳编等一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2家,省级59家,市级266家。全市已通过申报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58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31个。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皖西白鹅获批国家证明商标,霍山石斛、六安瓜片、霍邱柳编、迎驾贡酒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农产品30个,26种农产品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全市有农副产品出口实绩的加工企业40多家,创汇超过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0%左右,出口企业涉及草竹柳编、羽绒、茧丝绸、果菜、水产、茶叶等行业。农业生态经济建设开始起步,全市现已建成3个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分别获得了欧盟、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认证。绿宜牌珍珠菜及天香菜、归然牌野生葛粉、鹤莲牌莲籽汁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六安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民国前期,多为手工业匠铺和作坊,主要产品为土陶、土纸、土纺织品、针织品、铁锅、糕点、白酒、蔑席、纸伞、黄烟、铁竹木农具。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194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1952年工业总产值达4153万元,比1949年增长89.3%,其中轻工业增长93%,重工业增长24%。 1956年,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改造,同时继续兴办一批地方国营企业。195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8373万元。1959年,工业总产值为18160万元,比1957年增长1.27倍。其中重工业比重由1957年的12.5%,上升到28.24%。 1962年,工业总产值降到10670万元,196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597万元,1985年,六安有工业企业2418个,全年实现工业产值98907万元,比1949年增长44倍,占工农业总产值37.97%,上缴利税8227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26个,产值50622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51.18%;集体所有制企业2192个,产值27872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28.18%。全民和集体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1990元、4038元;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53646万元、1329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分别为39062万元、1016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分别为11327万元、6132万元。  1949年以来,六安地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1985年,已有10多个工业门类,35个行业,初步形成以电力、化工、机械、食品、建材、纺织等骨干行业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轴承、手扶拖拉机、机制纸、棉纱、麻袋、白厂丝、丝绸织品等产品,在全省同行业中,均占有重要地位。1979年—1985年有7个产品,获部优产品称号;有29个产品获省优产品称号;有27个产品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六安工业经济迅猛发展,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770户,比上年增加98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4.8亿元,增长17.7%。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5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97.6亿元,增长16.0%。  安徽省六安市素有“白鹅王国、羽绒之都”美誉,是优质羽绒原产地和集散地。全市家禽饲养量1.5亿只,其中皖西白鹅近3000万只、鸭2000万只,居全省第一。六安市拥有规模以上羽绒相关企业近千家。皖西羽绒以其绒毛饱满、蓬松度高、透明度好而知名。2014年年产羽毛绒达万吨,年加工产值近50亿元。当地拥有羽毛绒交易市场20多个,羽毛绒收购站180个,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羽毛绒商家汇聚于此。羽绒服、羽绒被、鹅毛扇等各种羽绒和羽毛制品花样繁多,远销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近年来,六安坚持用白色羽绒打造金字招牌,助推绿色发展,小小羽绒闯出了大天地。前四届羽博会已经累计吸引客商3000余人次,引来投资项目30多个,累计投资30多亿元。中国(六安)国际羽绒博览会现已成为羽绒企业开展经贸合作、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羽博会的举办,进一步增进了国内外羽绒行业的交流,共同促进羽绒行业发展,同时也更好地展示六安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7. 安徽省六安市的经济

 六安是农业大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粮、油、麻、栗、茶、茧、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民国8年(1919年),六安粮食总产25.3万吨,1949年粮食总产75.78万吨,经过土地改革,1952年增加到96.42万吨,1957年达到127.7万吨比1949年增长68.4%。1980年全市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有了生产自主权,1981年粮食总产达到228.38万吨,1985年粮食总产215.93万吨比1949年增长1.85倍。六安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花生和芝麻,1949年油料作物种植29.88万亩,总产1.26万吨,1957年增加到76.28万亩,总产4.81万吨,1961年减少到30.29万亩,总产只有0.67万吨。1965年油料种植38.8l万亩,总产回升到2.27万吨。1978年扩大种植到60万亩、总产3.19万吨,1980年种植62.94万亩,总产3.54万吨,但仍未达到1957年生产水平,1985年种植148.71万亩,总产11.19万吨。2012年农业总产值198.8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074万亩,产量449.1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25.8万亩,产量17.3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9.2万亩,产量17649吨;蔬菜种植面积94.8万亩,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肉类产量51.2万吨,水产品28.1万吨。基本形成了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生猪、家禽、水产品、茧丝绸、油茶、六安大麻、中药材、草竹柳编等一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2家,省级59家,市级266家。全市已通过申报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58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31个。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皖西白鹅获批国家证明商标,霍山石斛、六安瓜片、霍邱柳编、迎驾贡酒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农产品30个,26种农产品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全市有农副产品出口实绩的加工企业40多家,创汇超过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0%左右,出口企业涉及草竹柳编、羽绒、茧丝绸、果菜、水产、茶叶等行业。农业生态经济建设开始起步,全市现已建成3个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分别获得了欧盟、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认证。绿宜牌珍珠菜及天香菜、归然牌野生葛粉、鹤莲牌莲籽汁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六安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民国前期,多为手工业匠铺和作坊,主要产品为土陶、土纸、土纺织品、针织品、铁锅、糕点、白酒、蔑席、纸伞、黄烟、铁竹木农具。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194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1952年工业总产值达4153万元,比1949年增长89.3%,其中轻工业增长93%,重工业增长24%。 1956年,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改造,同时继续兴办一批地方国营企业。195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8373万元。1959年,工业总产值为18160万元,比1957年增长1.27倍。其中重工业比重由1957年的12.5%,上升到28.24%。1962年,工业总产值降到10670万元,196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597万元,1985年,六安有工业企业2418个,全年实现工业产值98907万元,比1949年增长44倍,占工农业总产值37.97%,上缴利税8227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26个,产值50622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51.18%;集体所有制企业2192个,产值27872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28.18%。全民和集体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1990元、4038元;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53646万元、1329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分别为39062万元、1016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分别为11327万元、6132万元。1949年以来,六安地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1985年,已有10多个工业门类,35个行业,初步形成以电力、化工、机械、食品、建材、纺织等骨干行业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轴承、手扶拖拉机、机制纸、棉纱、麻袋、白厂丝、丝绸织品等产品,在全省同行业中,均占有重要地位。1979年—1985年有7个产品,获部优产品称号;有29个产品获省优产品称号;有27个产品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3]六安工业经济迅猛发展,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770户,比上年增加98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4.8亿元,增长17.7%。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5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97.6亿元,增长16.0%。

安徽省六安市的经济

8. 六安经济开发区的前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开发区的支持力度,把开发区作为全市改革开放的窗口、招商引姿的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来培育。“让一切投资者赚钱,让一切创业者成功”是开发区的招商广告和郑重承诺。目前,区内已有北大科技园、长江精工工业园、上海华源纺织、上海伊索空调、明都电线电缆等近百家省内外著名企业入驻开发区,其中更有安徽省发改委861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金领欢乐世界”,地处沪陕高速公路连接线与城区主干道皋城东路交叉路口,毗邻举世闻名的淠史杭之首的淠河,占地面积803亩,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超过12.5亿元(大型项目的引进使得投资方投资额追加到12.5亿),是以高科技创意为主的主题公园。基本形成了开发区的产业格局和产业体系,一个崭新的“科技园、生态园、工业园、新城区”正在蔚然兴起,开发区正在朝“一年快起步,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的战略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