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已经足够强大,为什么没有在美国上市?

2024-05-17 10:49

1. 华为已经足够强大,为什么没有在美国上市?

因为华为一旦在美国上市就需要让出股份,中国就得不到话语权了,所以才没有在美国上市。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强大的企业,很多人都会想起阿里巴巴和华为。华为在很多科技方面都是领先的,它的智能手机和5g的技术还有各种的设备都让人们觉得深不可测。我们都知道一个公司上市最主要的就是荣只让出公司一部分的股份,然后换来金钱为公司谋取更大的利益,但是华为已经做的这么大了,不需要再融资了,所以对于华为来说,上不上市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如果华为公司上市了以后会对这个企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华为公式基本上的股份都是自己把握大权的,但是一旦上市以后就会有很多国家进来融资华为就得不到话语权。

就会在科技的道路上有着很多的拦路虎让研发被迫终止,不管是资金还是左侧的实时都会变成透明化,对于一个高科技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最后华为不能上市的原因就是华为的股份结构很特殊。华为的股份结构在世界上是十分少见的,总裁任正非拥有的股份仅有1%,其他的股份都在华为的员工手上,但是在华为公司里面,任正非有着最大的话语权,其他也是因为这样华为才不能上市,一旦华为公司上市的话,员工的股份就会被让出去,这样对员工的利益就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大家都知道有钱了才能让人更有动力,如果钱都没有了,那么人们的动力只会越来越少,所以这也是华为不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华为公司才能变得这么好,如果一旦大家的心都散了,那么华为公司只能慢慢的走向衰落。 

华为已经足够强大,为什么没有在美国上市?

2. 华为上市没?

自富士康开启了此轮A股独角兽上市风潮后,资本市场对独角兽企业的关注与日俱增。
众多独角兽企业也在磨拳擦掌,BATJ等已经海外上市的企业也表态愿意回归A股,乃至过去一直豪言“不差钱不上市”的宗庆后的娃哈哈也已经清理了大量的员工持股,为上市扫除股权障碍——企业IPO前的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的规则。

而国内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中,估值最庞大的还是要数任正非治下的华为。科技市场研究公司IHS的最新报告称,去年华为电信设备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25%增加到28%,取代爱立信成为2017年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商。2017年,华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000亿元,年增率约15%,利润率达到11%左右,即660亿元,对照2016年华为的年报净利370.52亿元,净利增速高达78%以上。
有分析指出,如果将来有一日,华为像娃哈哈那样清理员工股权以图在A股IPO上市,那市值很可能是A股乃至亚洲市值第一股。根据此前的报道,华为2017年度员工分红总规模或达到168亿元,此等现金分红规模放在A股也是排名前列。
不过,长期以来,任正非一再对外表示,华为并没有上市计划。

华为是一家以员工持股为主的企业,按照华为此前2016年的财报,截至2016年12月31日,华为已经有8万1144名员工参与了持股,待2017年财报正式出炉后估计资料又进一步庞大。如此庞大的员工持股策略,是任正非凝聚华为战斗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阻碍华为上市的一大障碍(企业IPO前的发起人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

3. 华为为何不上市

华为本身的公司整体是无法上市的,因为它存在员工持股平台,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上市公司需要清晰的股权结构

华为为何不上市

4. 如果华为在美国上市,市值大概是什么级别?

华为不缺钱,也不圈钱,华为目的也不是奔着上市去的。咱们来看华为的老对手思科,思科目前的市值是1600亿美刀,就目前来看华为今年上市的话市值不会低于2000亿美刀,毕竟华为除了通讯方面积累,终端方面也发展起来了,手机的出货量全球也可以排个第三名了,最新发布的集成了NPU的麒麟970处理器平台影响力也足够强。
虽然华为可能还没有到达苹果的8000亿美刀的市值,但是未来华为的手机全球出货量起来了,以及5G网络的发展、还有麒麟海思970前瞻性的加入NPU,未来超越苹果或者打成平手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再来看看我们国内的巨头阿里巴巴,市值也才4000亿美刀嘛。
而马云还老是说我后悔创建了阿里巴巴,我后悔上市了?
不知妻美刘强东
独自打拼王思聪
一无所有王健林
下周回国贾跃亭
普通家庭马化腾
言行必果李彦宏
悔创阿里Jack马
企业家的格局、眼界,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境界;企业家的学习能力,关系着企业的发展速度与生死存亡。欢迎各位留言/私信一起交流企业经营管理中获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共学习同进步另:感谢大家的关注支持,想学习股权、众筹、投融资、上市辅导、商业模式、想真正解决企业遇见的问题,可以私信给小编。

5. 华为上市了吗

没有。截止于2020年12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没有上市,也没有股票代码。华为没有上市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华为市场表现良好,资金充足。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不需要为了资金和融资需求而上市。2、华为的股权非常分散,股权激励是华为内部激发员工上进心的举措。上市需要转让出一定数量的股权,华为如果要上市,就要对公司架构做出很大的调整,公司管理理念也会受到冲击。3、华为不需要通过上市获得认可。拓展资料一、华为公司的相关明细1、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领域,围绕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能源、电力和交通等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提供可被合作伙伴集成的ICT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通信、办公和生产系统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2、直到现在,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二、公司上市条件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5、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华为上市了吗

6. 为什么说华为应该上市?

大约10年以前,华为曾经有过出售终端业务部门股份,并运作上市的打算。后来因为金融危机爆发,股市暴跌,市场状况不明朗,上市计划被迫放弃。
近年来,有华为高层表示,华为终端的上市计划有可能会重新启动。
但也有消息说,华为坚持不会上市,并引用任正非的原话“不上市成就了华为的成功”来佐证。
认为华为不会,而且不该上市的,大体持以下观点:
第一,一旦上市,华为必须清理员工持股,而运作上市,就需要收回员工的股份,导致骨干员工流失,四分五裂。
第二,上市后,持股的高管都将成为千万富翁,很多人会选择套现,过上安逸的生活或者离开公司创业,导致华为分崩离析。
第三,股权旁落,目前任正非只持有1.4%的股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旁落不可避免。
对于第一条,认为上市需要收回员工的股份的担心,我认为是完全多余的。员工手中的现有股份完全可以按比例折算成上市公司的股份,或者参照万科的模式,建立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
对于第二条持股高管上市后选择套现的问题,我想是有可能的。那些失去了奋斗精神,只想过安逸日子的人,还有必要挽留吗?现实情况是35岁以上的员工,能不能在华为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至于选择创业的情况,我想说的是即使不上市,这些人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在科技公司再正常不过了。
关于股权旁落,根据以前的上市计划来看,股权出售,最多是50%的股份,控制权还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去年年底开始,华为手机进军美国的计划严重受阻。
美国运营商Verizon和AT&T纷纷取消了与华为方面的合作,取消了在运营商渠道发售华为手机,而背后的真实动机实际上是来自于美国政府的压力。
多年以来,美国政府一直用怀疑的目光看待华为,军方背景,间谍软件等等标签成为其开拓美国市场的最大阻力。
如果华为终端能够分拆上市,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引进战略投资曲线进入美国市场,前提是出售股份给一家美国公司;二是,一旦上市,可以改变华为过于保守,不透明的外界形象,清除在海外市场的阻力。
最近,华为选出了新领导层,由于年事已高,任正非将不再担任副董事长。接班人的问题将会成为华为面临的重大考验。如果选择二代接班模式,对于一家科技公司,业界标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反差,会对华为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企业发展到一到定阶段,权威的逐渐退出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以华为领导层的个人影响及领导魅力来看,很难再出现任正非一样的精神领袖。选择适时分拆华为终端,独立运作,对于华为众多的管理精英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出路。

7. 华为上市没

华为公司没有上市。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伦敦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称,上市公司股东贪婪且短视。华为之所以领先对手,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上市。
补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

华为上市没

8. 为什么华为拒绝上市

国内最权威的《财经》杂志曾经写过一篇 面文章《华为股票虚实》,通过详实的资料得出结论:华为的所谓股权,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来说只是虚拟受限权。
因此,对于华为来说,保持现在这种混沌的状态,挺好!既要让员工们有个念想,却又不让他们拿到,其实比上市要好得多。
这同样也不可行。第一,华为无论是销售、研发、产品还是供应链,走的都是大平台战略,特别是产品和研发部门全部共用一个大平台,单条产品线根本就很难拆出来,拆出来往往就是个死。
当然,他们可以按照市场规律办,将这些“股票”兑换成市场认可的“真股票”。但是接着问题就来了:如果这些新业务做成了,分拆上市了,那些拿着“真股票”的骨干员工凭借市盈率,就能够拿到比那些没有分拆的员工多得多的收益。这样的话,顶不住诱惑的员工就会纷纷投奔上市公司,或者强烈要求分拆。如此这般,华为的大平台也就不复存在,整个组织也就分崩离析了。
理解了这些,也就能理解华为当年为什么要拼尽全力 杀港湾了。不过,当年 杀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现在还能够成功。况且,身躯日渐庞大的华为这头大象的反应确实也越来越不灵敏了。去年下半年,华为老将、原华三通信总裁郑树生就拉起了迪普等三家公司,先在华为不重视的工业交换机领域站稳了脚跟。如今,这三家公司开始向着华为的优势领域(如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等)加速扩张。
跟着郑树生创业的骨干仍然是华为的老人。这也说明,当华为人能够拿到与市场价值匹配的股票的时候,他们同样会将华为的所谓“集体主义”抛在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