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捐飞机的义举让你感到什么?

2024-05-18 16:42

1. 常香玉捐飞机的义举让你感到什么?

常香玉是我国的豫剧大师 ,拥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曾经有一段鲁豫的采访令我印象深刻.常香玉老师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我要爱我这个国家,我就是吃一碗痛快饭,这全国人都起来捐献,我们捐献了三天我觉着少,我说我想咱捐献一架飞机,直接打敌人.”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国情操?经过180多场义演,常香玉带领着剧社实现了捐一架飞机的意愿,这架飞机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常香玉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爱国英雄.

常香玉捐飞机的义举让你感到什么?

2. 常香玉捐飞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助朝鲜协会向全国人民发出捐赠飞机、大炮、坦克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捐赠武器的运动。豫剧著名女演员常香玉和她的湘宇剧团决定走遍全国的主要城市,用所得收入为志愿者们购买一架战斗机。
为此,常香玉变卖了孩子们的金锁头和珠宝,卖掉了汽车,首先捐出4000万元(旧款),并将剩余的钱用作戏曲社巡回慈善演出基金,购买慈善演出所需的东西。常香玉将自己的三个孩子托付给西安敬老院进行义演。在她的带领下,舞团所有成员和工作人员都热爱祖国,孜孜不倦地工作。
1951年8月以来,剧团先后在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等六省举办公益演出170余场,观众达30多万人次。经过半年的慈善巡展,常香玉戏剧社终于实现了为志愿者捐赠一架飞机的愿望,这架飞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常香玉被誉为爱国艺术家,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1923年秋天,常bai香玉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贫苦人家,父亲曾经是当地有名气的豫剧艺人,幼年时,常香玉跟着母亲靠要饭度日。1932年,父亲为了让常香玉不做童养媳,把9岁的常香玉领上了学戏的路。
没有文化的常父认定“戏是苦虫,非打不成”,经常把常香玉打得皮开肉绽。经过近乎残忍的磨炼,常香玉终于没有让父亲失望,在舞台上崭露头角。1935年腊月,常香玉随戏班闯荡开封,不久便在戏班里唱起了压轴戏。

3. 谈对常香玉捐飞机的感受 必采 求语文大神

常香玉(1923年-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河南省巩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9岁开始随父学戏,后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10岁登台献唱,13岁在开封小有名气,在演出生涯中,她注重融合豫剧不同唱腔为“豫西调”所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后来人们将她的演唱风格称为“常派”。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等职。2004年6月1日逝世,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常香玉,女,豫剧旦角。河南巩县人。原名张妙玲。
出身艺人家庭的她,九岁随父张福仙搭班学戏,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并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脚。幼功深厚。十岁登台,1937年十五岁主演6部《西厢》,名满开封。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并吸收曲剧、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别创新腔。1938年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的改革。1941年赴陕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誉。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同年出国演出。
“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
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1994年6月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她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是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
2004年6月1日凌晨7点零6分,经历了连续三天的昏迷后,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1岁。

谈对常香玉捐飞机的感受 必采 求语文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