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问题

2024-05-06 23:25

1.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问题

1、请问,同一家银行,不同分行的理财产品都一样吗?
答:同一家银行在不同的分行的理财产品大体上是一样的,只是有些特殊的理财产品会有区域限制。
2、怎样及时知道有最新的理财产品呢?网站更新的了这么及时吗?
答:可以通过一些软件,如:万得资讯(http://www.wind.com.cn/)大多为有偿使用的软件,另外可以通过银行、基金、券商网站上了解这些网站上的相关信息更新都较为及时,当然如果你有一位理财经理的话会很省心。
3、有什么好的理财产品网站吗(带评论的那种)
答:和讯理财、普益财富、用益、金融界等等,一般的金融网站都会有银行理财专版(借用蕾儿的话)个人认为:天天基金也不错;
4、看网上说做理财产品最好去小银行,会有更好的收益,但个人认为国有四大银行毕竟信誉好一些,有保障,不知各位怎么看
答:你的两点看法我觉得只是主观感觉,小银行因为客户数量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在单个客户身上花费较多时间,因此会让客户感受被重视。另外,对于中国的各家银行来说我个人认为保障都是比较充足的。
5.希望推荐一些好的理财产品,及银行
答:所谓好的理财产品因人而异,我建议最好去银行找专业的理财经理面谈,确定自己的风险偏好,合理分配,分散投资。可以考虑交行的沃德财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问题

2.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的问题

1、银行的理财产品,会根据风险大小,设立风险等级;
 
2、理财产品说明书中,都会有“不保证本金或收益”的条款;
 
3、它说的理财产品投资方向,是让你了解这款理财产品的资金去处:
      如果是用来投资票据、债券的,风险等级比较低,一般本金和收益不会有损失;
      如果是做信托、房地产、股票、指数、期货等的,风险会比较大,除没有收益外,本金也可能会有损失。
 
4、买理财产品之前,要清楚自己所能承担的风险范围,理必购买。

3. 关于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的问题?

问题一:募集期
对于短期的理财产品来说,募集期的长短影响着实际收益。因为已经购买了理财产品的资金,在募集期是没有收益的,仅按照活期利率计息。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在2-7天之间。募集期的延长,实际上就是增加了对资金的占用时间,特别是对于短期的理财产品来讲,影响更大。
举个例子,如果用20万元购买年化收益率为6%的7天期产品,活期利率为0.385%,产品募集期为4天。原本7天的收益应为200000×6%×7÷365=230.14元,日均收益约为230.14÷7=32.88元。
不过算上资金闲置4天,资金的占用期限实际上就是11天,每天收益只有(230.14+20000×0.385%×4÷365)÷11=21.69元,实际年化收益率就变成了21.69÷200000×365=3.96%,和原来的6%相比低了很多。
可能有些人会想,那我等到募集期最后一天再买不就可以了?对于那些收益较高的热门品种来说,到募集期最后一天可能会因为太抢手,额度早就被抢光了。
问题二:节假日
春节前,有个同事想买一款30天的理财产品,不过他看了下,销售截止日期上并没有说明是否年前截止。同事询问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得知该款理财产品的销售截止日期可能会延期到春节之后,于是果断决定不买了。
通常情况下,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不会在节假日之前截止销售的。如果碰到节假日,募集期一般会后延。要是真不巧撞上国庆或春节的长假,募集期会推迟7天以上,变得更长。
问题三:到期日和到账日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某一款理财产品的到期日正好遇上节假日,那么赎回的资金也要相应顺延几天才到账,而且节假日的这几天是不计算收益的。这里要搞清楚,理财产品的到期日和到账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到期日是理财产品投资期限的截止日;到账日则是指理财产品到期以后,本金和收益支付到投资者账户的日期,也就是资金真正回到我们自己“口袋”的日期。到期日与到账日之间是清算期,清算期长短各银行不同的理财产品都不一样,一般为1-3天。所以,如果产品的到期日碰上长假,那么我们的资金会继续长时间闲置,预期的高收益也会大打折扣。
当然除了上面的我们所说“时差”,还有一些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需要支付的手续费、托管费等等,都会使得看似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实际收益大大缩水。无论如何,短期的理财产品中,资金闲置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资金短时间内需要周转可又不想闲置的情况呢?
一是可以选择其他的短期理财产品,比方说,现在不少的货币基金都能实现随存随取,风险极低,收益还不错,就是一个短期闲置资金的很好选择。其次,在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之前,多了解情况,比如说募集期多长,到期日几号,是否收手续费,收多少手续费等等。

关于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的问题?

4. 为什么会产生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这类产品

有几种需要
1.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发行高利率的理财产品吸引客户在其他银行的存款,做大自己的资产,这种情况下,有时候银行是在贴钱发行产品,或者根本赚不到钱,只是为了赔本赚吆喝

2.银行为了从中盈利。比如有一款短期票据,1个月,6%的年利率,银行发行一款一个月4%的理财产品,然后再募集的钱去买这个票据,从中赚取差价。

理财产品的投向不能是贷款,所以不存在违规操作之类的情况出现,需要区分的是信托产品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主要投资标的就是贷款,相当于集资,发行主体是信托公司,银行只是代理,出了问题跟银行一点关系都没有,银行从中赚取代理费

5. 长期在银行中出现的理财产品是怎么回事

1、银行理财产品,5W起购,理财周期 1-390天;

2、它跟存款不同,有一定的损失本金的风险;

3、当然也有保本保息的,但收益偏低;

4、风险等级在R1-R3之间的,一般来说,风险不大,到期后都能达到预期收益;

5、购买方法:在银行开立理财帐户,并做风险评估,就可以在柜台或网银上购买了。

长期在银行中出现的理财产品是怎么回事

6. 投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应注意哪些问题?

  当前理财产品的零收益、巨亏以及运作不透明等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不可否认,一些理财产品在设计或者运作阶段出现了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产品来说,投资者还是比较满意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有不少理财产品的购买者在选择理财产品前还是做了一些必要的功课 的。那么有哪些是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做的必修课呢?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投资的标的。显然,投资于股票与投资于债券的风险是不同的,同样是股票,不同的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也是不一样的,而投资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款产品的风险水平。所以,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投资方向的产品。
  第二,产品设计机制。直接投资类的产品比较简单,但是对于一些机构复杂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者更需要仔细分析。分析的步骤一般是:首先应该分析一下挂钩标的的市场状况,管理期之内会大概有什么样的趋势,然后再分析一下产品的结构或者说是如何挂钩的,进而分析在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怎样的收益以及最好和最差的情况会怎么样。然后结合自己的风险情况作出产品选择的决策。
  第三,扫除理财产品合同中的问题条款。相信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理财风波之后,应该有更多的投资者重视具体的合同条款了。如果合同中有不明确的地方应该在投资之前弄清楚,以免造成决策失误。必要时可以咨询理财师或者律师来帮忙了解清楚。总之,精心理财,才能远离理财陷阱。

7. 理财产品的风险变化;为什么说银行投资理财产品有风险?

首先回答:银行理财产品是有风险的,而且每一种产品都有风险。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明确要求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不再推出保本型产品、彻底实现净值化转型、已发产品规模逐步压降。也就是说,新规出台之后,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就不能再保息了,之前发行的保本保息产品,也必须在2020年年底之前全部到期,但因为疫情的原因,要等到2021年年底才能到期。

为什么受欢迎的保本保息理财产品会被叫停?
保本保息理财产品确实不会给投资者带来风险,因为风险全部由银行承担。投资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银行不可能每一笔投资都赚的盆满钵满,而且还要给客户刚性兑付,这就给银行带来了金融风险,这也是为什么保本保息理财产品会被叫停的原因。到了2021年末,无论是市场上的存量理财产品还是新发行的理财产品都不再承诺保本保息,而是更多的是净值型理财产品。


大家都说理财产品是有风险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风险呢?
《风险揭示书》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进行了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管理人风险、政策风险、延期清算风险、提前终止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传递风险、理财计划不成立风险、税务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理财计划管理人变更的相关风险、特定投资标的风险。
如果你投资了基金或者股票,你就会知道,你可能会亏钱,也可能会赚钱。但银行在投资上,并没有什么特权,市场行情不好,他们还是要亏钱的,这是市场风险。当然,理财产品在募集说明书上也提到过,有的会投货币、有的会投债券、有的会投权益,但不管是哪一种,风险都不一样。

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有风险,但是风险承受能力差的人不能再买了。一般银行都会将其风险分为五个等级,风险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R1、R2、R3、R4、R5。在购买理财产品前,银行要求我们先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投资者的经验和资产状况的分析,将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分为保守型A1、谨慎型A2、稳健型A3、进取型A4、激进型A5。了解了理财产品的风险,了解了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后,选择风险小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的风险变化;为什么说银行投资理财产品有风险?

8. 为什么会产生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这类产品

有几种需要
1.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发行高利率的理财产品吸引客户在其他银行的存款,做大自己的资产,这种情况下,有时候银行是在贴钱发行产品,或者根本赚不到钱,只是为了赔本赚吆喝
2.银行为了从中盈利。比如有一款短期票据,1个月,6%的年利率,银行发行一款一个月4%的理财产品,然后再募集的钱去买这个票据,从中赚取差价。
理财产品的投向不能是贷款,所以不存在违规操作之类的情况出现,需要区分的是信托产品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主要投资标的就是贷款,相当于集资,发行主体是信托公司,银行只是代理,出了问题跟银行一点关系都没有,银行从中赚取代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