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几位有名的经济学家或有关宏观经济学书籍,谢谢!

2024-05-17 14:11

1. 求推荐几位有名的经济学家或有关宏观经济学书籍,谢谢!

亚当·斯密:

出生: 	1723年6月5日(苏格兰 苏格兰伐夫郡可可卡地)
逝世: 	1790年7月17日 (苏格兰 苏格兰爱丁堡)
学派/流派:古典经济学
主要领域: 	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
著名思想: 	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
受影响于: 	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休谟、孟德斯鸠
施影响于: 	马尔萨斯、李嘉图、密尔、凯恩斯、马克思、恩格斯、美国开国先驱 

John Maynard Keynes: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保罗·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和他的导师汉森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例如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萨缪尔森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书中的税收理论、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性质、税收原则、税收影响。

求推荐几位有名的经济学家或有关宏观经济学书籍,谢谢!

2. 简述: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框架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扩展资料
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原理。
加速原理与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乘数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可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但二者所说明的经济运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宏观经济学正是利用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急剧下降,而乘数的作用又使得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急剧降减,后者再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成为负数(或负投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宏观经济学

3. 《认识经济》-一本书搞懂经济学框架(上)

一开始,我内心是稍微有的抗拒这本500多页的书,不过翻了下目录之后,立即决定买了它并且计划一个月啃完。而最终虽然没有在计划时间内完成(34天),但这也算是我近几年来阅读效率最高的一本,足以说明本书框架之清晰,行文之流畅,更不用提其中列举的各种生动的现实生活案例与扩展思考的故事。
  
 本书分别从介绍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框架和理念,而贯穿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最重要思想是供需分析,这也是本书核心思想。本篇先介绍微观经济学部分:
  
 首先,作者用两个小案例引出了经济学对于生活的意义:
  
 1. 孟加拉经济学家尤努斯开创性的创立了孟加拉乡村银行,其为普通村民提供小额贷款的创举,盘活了孟加拉乡村的经济,为第三世界底层社会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从而获得了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从这个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引入了经济学要回答的四个核心问题:
  
 (1)稀缺性:问题中涉及主体的欲望和约束是什么?
  
 (2)机会成本和边际决策:权衡取舍是什么?
  
 (3)激励:其他人将会如何反应?
  
 (4)效率:为什么其他人尚未这样做呢?
  
 2. 为什么中国曾经是最大的服装生产国,而如今这一领域的生产重心又逐渐转向东南亚,为什么美国主要的出国产品是小麦大豆?这一现象引入了专业化生产及交换的概念,从而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任何商品都由该商品生产上机会成本最低的国家、公司或个人来生产,说明专业化是由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绝对的。当每个国家都生产其专业化程度(机会成本最低)最高的产品,进而又通过贸易来进行交易,此时对于各自国家的贸易收益是最大的,而且总体效率也是最高的。
  
 上述两个例子也引入了本书的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人、组织、公司,首先带我们认识了市场的机制: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以及两者的关系与均衡。尽管该理论对于市场做了很大程度的简化,即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其核心思想却在很多不同种类的市场中都是适用的。
  
  1. 供需理论 
  
 读完本书之后,我相信大家脑中对于供需理论的印象都会是一个二维坐标系下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动态分析,横坐标是交易的产品数量,纵坐标是价格,对于需求曲线(消费者),由于随价格的增加而对产品数量需求减少,而对于供求曲线(生产者),由于对价格增加的刺激而生产数量增多,两条区间的交点上供需达到了平衡,我就是该市场下的价格和数量的平衡。
                                          
 当然市场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是平衡的,一旦受其他因素影响时,它总会偏离平衡点,但“看不见的手”却总是会将市场拉回到平衡点上:如果价格过高,需求会随之降低,市场产品会过剩,那么生产者必然会竞相降低价格以便使自己产品尽快卖出,价格的下降刺激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又使得市场趋于平衡;如果价格过低,需求随之增加,市场产品供应不足,而生产者也没有动力在低价的情况下生产足够多的产品,从而有高需求的消费者会提高自己的价码向生产者报价,带动了市场价格的回升,从而又拉动市场恢复平衡。
  
  2.弹性 
  
 我们平常说的“刚需”“非刚需”就是在描述需求弹性,它是指消费者对于市场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弹性=需求数量Q变动%/价格P变动%,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它是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性。当消费者购买决策受价格影响较大时,我们称该需求是富有弹性的,而当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化并不是很敏感时,我们称该需求缺乏弹性(刚性)。
  
 需求弹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替代品的可获得性;需要的程度;相对于收入水平的花费;调整时间;市场的范围。
  
 越是难以替代的、需求程度高的、相对收入花费低的、短期内更需要的产品,其价格弹性是越低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刚需。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是刚需,但这只是大范围内的刚需,其各自领域内的需求又有各自的判断标准,比如虽然住房是刚需,但是对于是买还是租,不同人的需求弹性是不一样的。
  
 在商业中对于弹性应用最多的是关于价格的制定策略:即涨价还是降价。企业的总收益受两种效应的影响:数量效应(因涨价或降价而少卖或多卖的数量因素)和价格效应(因涨价或降价而使得每单位收益增加或降低)。当数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时,涨价导致总收益降低;反之,则涨价会增加总收益。弹性越是大的需求类型,越不太会采用涨价的策略,不过这也取决于商品的价格相对于收入的比例,如果是价格很低的弹性商品,即使涨价,其数量效应也可能不是很明显,这也说明了即使同一产品在不同的价格区间,其弹性也是不一样的。
  
 刚才我们一直在从需求的角度来描述弹性,其实供给侧也是有弹性的概念的,与需求类似,其描述了供给数量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程度,其影响因素有:投入品的可获得性,生产过程的灵活性,调整时间。对于调整时间,其描述的是时间尺度对于供给弹性的影响,在短期时间上供给或许缺乏弹性,但长时间尺度上生产者总能够调整生产方向而增加供给弹性。
  
  3. 效率与政府干预 
  
 怎样衡量市场效率呢?“剩余”这一概念的引入为谁在市场中收益,收益多少提供了度量方法。由下图所示,黄色区域就是消费者剩余,绿色部分是生产者剩余,其总和就是整个市场的剩余。我们也可以轻易得到结论:当市场达到均衡点时,剩余是最大的,而任何偏离均衡点的状态都会导致总剩余减少,减少的部分是“无谓损失”。
                                          
 但由于市场不是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所以均衡总是不能发生的,通常在政府的干预下市场会偏离均衡,这就引入了很多公共政策对于剩余分配的影响,其结果要么使得剩余更多分配给生产者,要么是使得剩余更多分配给消费者。那么我们要问了,为什么政府要干预呢?主要的理由是以下三类:纠正市场失灵;改变剩余的分配;鼓励或抑制某些商品的消费。在兼顾市场的效率和公平的目标下,政府经常顾此失彼。
  
 常见的政府干预手段有:
  
 价格管制:对于某种商品设定价格上限或下限,而这通常都使得市场偏离了均衡点而带来无谓损失,不过这种手段的目的主要是使得剩余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中重新分配,而达到公平的目的。通常价格下限会使得剩余更多的分配向生产者方向,而价格上限则相反。
  
 税收或补贴:
  
 无论是向生产者收税还是向消费者收税,都会使得市场偏离均衡点,产生的无谓损失最终以净税收的形式归入政府税收中,从而达到剩余重新分配的灵活性。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到底是谁支付了税收呢?这取决于弹性更强的市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对弹性的适应力更好,则税收更多的由生产者支付,反之同理。
  
 补贴是税收的反转,政府通过向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或生产者支付额外金额以刺激鼓励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消费,其也会使得市场偏离均衡点,无论补贴谁,最终市场均衡的数量会增加,而价格会降低,政府则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补贴这部分差额。
  
 总之无论是哪种干预手段,总会使得市场偏离均衡,从而导致价格和数量出现波动,至于谁收益谁损伤,取决于用哪种手段以及双方对产品的相对弹性,政府在不同时期用不同手段来修正市场的公平性,而代价则是无谓损失。
  
  4. 行为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 
  
 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个人是怎样决策以达到效用最大化,这是微观经济学对于消费者个体研究的核心,为了研究这个主题,必须引入心理学、博弈论等其他学科,从而得到更为合理的理论。那么影响我们决策的因素有哪些呢?
  
 (1)理性“经济人”
  
 我们必然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做决策,而这一约束限定了我们选择的范围,作为理性人,我们在这一约束条件下的决策必定会最大化自己的效应,因此我们的决策都是在边界上做出的。
  
 显然,收入和价格是影响决策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收入增加,边界外扩,可选择范围变广;而价格降低,则刺激我们消费更多,仿佛收入增加了一般。外界因素也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这主要取决于你的消费观,比如炫耀性消费、利他主义等。
  
 (2)行为经济学下的决策
  
 现实中我们都不是绝对的理性人,一些失误、偏见都是由于非理性而产生的,真实的决策过程也经常以非理性的方式进行:拖延症往往是由于定义时间的不一致性导致的,你现在想要的和未来想要的事物并不一致,“面向未来的我”通常希望做长期投入的事情,而“面向现在的我”却普遍倾向于做满足当下的事情,两者之间的斗争决定了你是否会犯拖延的毛病。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陷阱,我们其实已经很熟悉了,人们经常放大了沉没成本而低估了机会成本,从而使得一些决策被扭曲。替代性也是影响决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们往往忽略了金钱的可替代性,经常以自己内心的心理账户来定义金钱,殊不知钱就是钱,无论它是捡来的还是挣来的,都是有具有替代性的。
  
 (3)博弈论与策略思维
  
 这部分让我想起去年读的 《博弈与社会》 ,囚徒困境的原理相信很多人都比较熟悉,避免囚徒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承诺来达到合作的目的(而且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强制性承诺,健全法律的意义在这里就凸显了),通过改变不同决策下的预期收益/惩罚,达到策略性合作的目的。
  
 我们生活中的博弈通常都是重复性博弈,对于这种博弈,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以互惠互利为原则,越是重复次数多的博弈,互惠的倾向也就越重,不过随着博弈轮次逐渐走向末尾,这种互惠的均衡就越容易被打破(快要离职的员工通常工作效率是很低的)。
  
 博弈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越是有耐心的人在重复博弈中的议价能力越强,耐心其实是对当前和未来哪个更看重的衡量,越是对未来的金钱看重的人,其耐心就越大,而议价能力越强,最终的剩余分配会与参与者的耐心成正比。
  
  5. 企业决策 
  
 对于企业的研究也是微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这部分通过介绍辉瑞这样的大药企是如何为自己研制并推广上市的药品定价来展开的:为什么生产成本只有10美分的药,却要卖2.7美元?10美分只是我们能看到的成本,也就是显性成本,而表面上看不到的成本是隐性成本,对于大药企而言就是每年投入数以亿计的研发成本,由这部分成本研制的药品中有很大比例最终都无法成功上市,因此能够成功推向市场的产品利润必须弥补这部分隐性成本。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而利润=收益-成本,成本则包含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只考虑显性成本的利润是会计利润,而考虑了隐性成本的利润则是经济利润,通常企业以经济利润为目标来进行决策。成本又可按属性划分为固定成本(厂房、机床等生产资料)和可变成本(劳动力等),无论生产多少,固定成本是不变的,而可变成本则由于生产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由于边际效率递减规律,随成本增加的速度比数量增加的速度要更快,当考虑生产多少数量时,企业会从边际成本角度来考虑,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而增加的总成本。边际成本曲线是一个“U”型曲线,初始阶段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边际成本降低,这段说明企业生产具有规模效益,而曲线后半段则相反,企业在这区间是规模不经济状态,而两个极端中间企业面临着规模收益不变。
  
 
  
                                          
 企业在市场中可以选择进入某个领域(有利可图),停业(暂停生产,但不排除未来继续生产),退出市场(永久停业,未来也不生产);如果当下企业的平均收益低于生产的平均可变成本,则企业应该停业;而当平均收益低于平均总成本,企业应该退出市场。
  
 最后本章介绍了垄断与公共政策对其的限制。垄断厂商最关键的特征就是其拥有阻止了除自身外其他厂商进入该市场的壁垒(稀缺资源、规模经济、政府干预、领先的经营策略)。由于垄断厂商宗奎刻意减少生产数量而达到最大利益,造成了市场的无谓损失,政府通常会出台一系列公共政策来避免垄断的现象:反托斯拉法,公有制,垂直分隔。
  
 除完全垄断、完全竞争之外,还存在两种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
  
  垄断竞争 :市场中存在许多厂商出售相似但略有不同的物品和服务,其与完全竞争的不同就是物品和服务并不是标准化的,而是在不同方面略有差异,也就是说不同企业的产品并不能完全替代。现实中很多消费品市场具有此特征,如冰淇淋市场、快餐店等。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竞争状态下,各个厂商都会竞相投入大量资源做市场推广和品牌化营销,来创造自己专属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创造客户忠诚度的关键,无论这种差异化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仅仅是宣传层面的。
  
  寡头垄断 :只存在几个厂商的市场,他们生产的并不是完全标准化的物品但却极为相似。寡头垄断厂商的特征之一就是竞争者之间的策略互动对一个厂商的成本至关重要(我们通常会看到不同厂商之间巧妙的信息传递而使得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另一特征就是存在某种进入障碍,虽然相比完全垄断的壁垒要低,但其门槛还是相对完全竞争状态下要高的多。
  
 无论是垄断竞争还是寡头垄断,其对于产品和价格的影响都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同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无谓损失,甚至在寡头垄断厂商之进行共谋时,均衡的结果会导致更多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无谓损失。

《认识经济》-一本书搞懂经济学框架(上)

4. 两本影响我思维的经济学书籍之经济学原理


5. 关于经济学书籍

我给很多对经济学有兴趣的便宜推荐下列的书,因此也和你分享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需要什么书请给我发站内消息

《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
这是经典!虽然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
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

《牛奶可乐经济学》,弗兰克著,闾佳译
这本书从牛奶与可乐包装的不同说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畅销书,就是说看了这本书还需要看看大师们写经济学教科书。

《吴敬琏专集》,吴敬琏著
收录了吴敬琏从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该书也因此客观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变化,它将告诉你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的不同之处。

此外,一些经济学或者金融学的的科班们所熟知,而且图书馆一般都会有的书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还有宋鸿兵《货币战争》不过这个还是要有点经济学基础的

还有我觉得我们看的一些经济金融书籍的 学的东西大多是与西方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 好多理论与我们的经济状况有很大程度的背离 不适用 所以有必要看看一些经济评论家的文章 这个你可以看看他们的博客 比如郎咸平 易宪容 叶檀 张五常(他的行文风格本人不太喜好)陈功(安邦咨询的老总)等等 这些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针对经济热点产生的 很有现实意义 对于理解现实的经济现象有帮助 

………………………………………………………………………………
话费充值,网游QQ充值可以到我店里看看哦 便宜快捷
搜索“酷娃select”就是了

关于经济学书籍

6. 学宏观经济学哪本教材好?或者那些书可以看看,尽量详细一点,谢谢

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 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 《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 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

7. 宏观经济学有哪些比较好的,通俗易懂的书籍麻烦推荐一下。谢谢。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不适合初学者的,也不通俗,是用数学的语言解释并归纳经济现象。涉及多元微分,级数,多维概率,矩阵代数,数理统计中的参数、回归、和假设检验。是一本非常适合理论研究的人(学生)仔细阅读的。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包括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又太通俗简单,旨在课余作为非学术性的读物看看,因为里面的现实例子很有趣。论难易,没有比曼昆的更简单的了,但是由于里面的例子很多,很多东西需要你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弟子以后才能更深的体会。作为初级的非专业读物很适合
高鸿业的书是国内权威教材,每章后面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批判是很值得看的。但是比较好的版本是第四本,第五版改动较大(引入博弈论但是论述得非常粗俗),已经非高老本人意愿了。
另外,卡尔 凯斯的微观经济学的难度不大,涉及数理知识但是不深,适合初学者阅读。有了微观的基础以后,宏观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很好理解的。

反对不懂装懂的2楼,完全的说反了。

宏观经济学有哪些比较好的,通俗易懂的书籍麻烦推荐一下。谢谢。

8. 学习产业经济学的经典书籍有哪些? 必须是经典的!!!!

1.书 名: 产业经济学 作 者:魏农建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 
2.书名:产业经济学 作者:苏东水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5 
3.产业经济学教程(第三版) 作者:杨公朴 等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7 
4.书名:产业经济学(第二版)   作者:李悦 等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8 
5.书名: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   作者:干春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6.书名: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作者:臧旭恒 等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6 
7.书名:产业经济学   作者:石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