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多少就能立案

2024-05-19 14:31

1. 不当得利多少就能立案

与不当得利的金额无关,只要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都会予以立案。而不论金额的多少。不当得利,是指当事人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我国民事立案中一般是没有立案金额的规定的,刑法中则有着数额较大等限定。
一、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一方面取得财产上的利益
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不当得利的成立须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为首要条件,若仅致他人损害,而自己并未获得利益,即使负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此处的利益,既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财产的积极增加,是指权利的增强或义务的消失,使财产范围扩大,如取得所有权、知识产权、所有权上负担的除去等;财产的消极增加,是指财产本应减少却因一定事实而未减少所产生的利益,如本应支出的费用而没有支出,实际上等于增加了财产。
(二)他方受有损失
指因一定的事实,使他人的财产总额减少。若仅有一方获利而无他方受损,则不能构成不当得利。此处的损失,既包括财产的减少,也包括财产的消极减少。财产的积极减少,是指现存财产的减少。财产的消极减少,是指财产本应增加而未能增加。
(三)取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不当得利的成立,以利益和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条件。即一方受损是他方获利所致。至于损失与利益的范围大小是否一致,形态是否相同,在所不问。
在返还利益时,利益小于损失的,以利益为准,利益大于损失的,以损为准。超出损失部分的利益,在扣除有关费用后,收缴国库。
(四)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是指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可见没有法律的依据,是对于获得利益而言的,并不要求取得权力或财产也无合法依据。如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权是合法依据的,但他取得的该项利益却无法律上的依据,因此,应按不当得利制度返还该项利益。如果取得利益有法律上的依据,即使相对人受有损失,也不构成不当得利,如赠与。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即包括取得利益时没有依据,也包括利益取得时有依据,尔后该依据消灭。如果买卖被撤销,一方从对方获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
二、欠款多少可以立案
理论上不管欠款多少金额,一般情况下法院都会予以立案。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立案过程中需考虑如下情况:
1、在诉讼中是有法律成本和司法成本的,起诉须承担诉讼费的基本起步费用,当事人须考虑是否得不偿失;司法机关须将有限的司法资源运用到需要法律调整的地方与对象。所以数额太少是不予立案的;
2、建议当事人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
3、如果有借条,内容清晰完整,胜诉概率是100%。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5、对方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6、对方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三、工资都发的3000不退要赔偿吗
有责任,属于不当得利,如果拒不返还对方可以起诉你。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不当得利多少就能立案

2. 不当得利多少可以立案?

不当得利不属于刑事案件,属于民事案件,公安机关主要是负责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的,一般不会受理。如果一方以借款名义诈骗他人财产,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这时候可以报公安机关进行立案。对于不当得利案件,可以直接通过民事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借块钱不还可以报警吗?
欠钱不还属于民事债务纠纷,对于绝大多数借款案件无法报警处理。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来解决。借钱不还,不属于公安机关管理范围,公安机关不能处理。但是,如果一方以借款名义诈骗他人财产,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这时候可以报警处理。
二、诈骗罪是民事还是刑事案件?
诈骗罪是刑事案件,此时是需要由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
诈骗行为只要涉案数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就是刑事案件。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按治安案件处理。诈骗是一种违法行为,就追究其法律责任来说,不是民事案件。但不管是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行为人都有赔偿受害人的义务,这一块属于民事案件范围。
三、别人借钱不还可以报警吗?
公安机关主要是负责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的。欠款属于民事债务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来解决。
欠款不还,不属于警察管理范围,警察不能处理。但是,如果一方以借款名义诈骗他人财产,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这时候可以报警处理。

3. 不当得利金额多少能够立案?

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一般负民事责任,法律上并没有多少金额可以立案的规定。原则上只要是不当得利,就可以立案。在民事立案中,没有对不当得利的金额进行规定,但如果达到一定数额,如司法解释标准一万,部分地方标准五千,那么拒不归还才会刑事立案,构成侵占罪,负刑事责任。
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一、不当得利是引起法定之债发生原因的一种,在性质上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是:
(1)一方获得利益。获得利益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财产的积极增加,即权利的增强或义务的消灭,使财产范围扩大;二是财产消极的增加,指当事人的财产本应减少却因一定事实而未减少。
(2)他方受到损失。损失,包括现有财产利益的减少,即积极损失和财产利益应当增加而未增加,即消极损失。
(3)获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无合法根据。
一、不当得利产生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1)民事法律行为不成立、无效及被撤销所产生的不当得利。
(2)履行不存在的债务所引起的不当得利。
(3)因合同解除产生的不当得利。
(4)基于受益人、受害人或第三人行为而产生的不当得利。
(5)基于事件而产生的不当得利。
二、不当得利的效力
不当得利的效力,依受益人主观心态为恶意或善意而有重大不同。
(1)受益人为善意的,返还义务以现存利益为限,对已不存在的利益不负返还责任。
(2)受益人为恶意的,返还范围应是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对已不存在的利益的返还义务并不免除。
(3)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

不当得利金额多少能够立案?

4. 不当得利多少金额能立案

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一般负民事责任,法律上并没有多少金额可以立案的规定。原则上只要是不当得利,就可以立案。在民事立案中,没有对不当得利的金额进行规定,但如果达到一定数额,如司法解释标准一万,部分地方标准五千,那么拒不归还才会刑事立案,构成侵占罪,负刑事责任。
一、侵占罪立案标准金额是多少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他人交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且拒不交还的行为。只有侵占财物的价值数额较大,才会构成侵占罪。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司法解释规定,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金额是:以一万为起点。有些地方的立案金额标准是:五千元。侵占财务的价值估值,可以采取重置价值和折旧价值这两种方法来计算。
二、工人工资发错了怎么要
1、协商解决,攻心为上。员工推三阻四不愿意归还错发的工资,基本上都是抱有侥幸的心理,认为钱是公司自己打进来的,过错又不在自己,在贪婪心理的驱使下才会找各种理由拖延归还,以按走司法途径的思路与该员工协商,言辞一定要强势且上纲上线,说明这笔错发工资是你的“不当得利”,公司限期让你返还,如在规定期限内收不到返还的错发工资,将走司法途经追回公司损失。
2、看公司制度是否完善,如果有关于这方面的奖惩制度按制度执行,财务可以做相应的处罚但责任人的保罚金额不能超过该人工资的三分之一,最低限不能少了最低生活标准,另如果有证据标明是错发,不返则可以从以后工资中扣。
3、证据充分,可走司法程序。当然,如果公司有充分证据证明该员工不在岗工作,公司未发放除上月工资之外的任何奖金、补贴等报酬的,那么进一步证明错发工资为“不当得利”,就完全可以以“不当得利”追讨公司的损失。但要注意的是,追讨“不当得利”不属于劳动纠纷范畴,需走民事诉讼的程序。
三、非法侵占罪的标准
刑法上规定的侵占罪属于自诉罪名,受害人应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直接受理。侵占罪立案标准如下:1、被告人明知财物属于他人,仍将财物据为己有;2、他人财物指他人遗忘的财物、他人埋藏的财物或者他人委托被告人保管的财物;3、被告人侵占的财物价值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4、被告人拒不将财物归还他人。同时构成上述条件,就符合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人民应当受理并且应对被告人处以刑事处罚,并责令被告人退还财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捡到他人遗失的财物而拒不归还的,不属于侵占罪,而属于民法中的不当得利,物主有权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但不能以侵占罪提起刑事诉讼。

5. 对于不当得利多少可以立案

可以立案。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但是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当事人可以以合同违约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一、分手了怎么要回借给对方的钱
男女分手后,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要回借给对方的钱,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需要提供借贷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适用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六十三条证据种类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轻微伤对方不赔偿怎么办
轻微伤不构刑事责任,打架轻微伤对方不赔偿可以起诉民事赔偿,如果经过鉴定构成轻伤及以上,涉嫌故意伤害罪,可以追究刑事和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对于不当得利多少可以立案

6. 不当得利多少才可以立案

我国法律目前没有对不当得利金额作出明确规定,只要是不当得利,都可以立案。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
在此行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不当得利的具体特征根据如下:
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
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当得利之债的基本内容便是受损人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该项请求权以使得利人返还其所受利益为目的,非以相对人所受损害的填补为目的。所以,如果受益人的利益超过了受损者的损失,受益人只在损失的限度内,负返还义务;如果受益人的利益较受损者损失小,受益人也只于受益的限度内负返还义务,但受益人主观上为恶意的,受损者得请求损害赔偿。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7. 不当得利多少钱才可以立案

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没有立案起点的说法,原则上只要属于不当得利,只有1分钱,只要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也得立案。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一、构成不当得利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一方受利益同时使他方受损失的事实。不当得利的条件有: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
二、不当得利指的是什么
不当得利指的是没有法律依据,损害他人获得利益。不当得利法律事实发生后,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之间存在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要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利益,不当得利人有义务返还。这此,双方之间存在债务关系。处理不当得利的方法有:
1、原物返还,即原物存在时,应返还原物;
2、定价返还,即原物不存在的,可以定价偿还。
三、成立不当得利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一般情形下,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不当得利才能成立:
1、一方受利益。具体是指一方当事人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使其得到一定的财产利益。财产利益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
2、他方受损失。这里所谓的损失,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使财产利益总额减少,既包括积极损失,也包括消极损失。
3、一方受利益与他方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具体是指他方的损失是因一方受益造成的;
一方受益是他方受损的原因,受益与受损二者之间有变动的关联性。
4、没有合法依据。这是不当得利构成的实质条件。
不是直接根据法律或者根据民事法律行为取得利益的,其取得利益就是没有合法根据的,也就是没有法律上的原因,该得利即为不正当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不当得利多少钱才可以立案

8. 不当得利多少才能立案

如果原告以不当得利为由向法院起诉,法院要查明是否存在其他基础法律关系,若发现有其他基础法律关系,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诉讼请求,否则不予立案;若没有其他基础法律关系,即可立案。例如,甲借乙10万元,后甲通过转账方式还给乙,乙查账后将借条还给甲或丢掉,后甲告乙不当得利要求乙返还转账给其的10万。如果法院发现甲乙之间存在借款关系,就不能以不当得利立案。
一、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民事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该规定当然适用于不当得利之诉。
不当得利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它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二、不当得利谁举证
认为由被告负举证责任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属于消极事实,原告无法举证,应当由被告举证;
第二,被告是不当得利的获利方,离“没有法律上的依据”的证据时间更接近,更容易举证;
第三,从公平角度看,被告是不当得利的获利方,应当就其获利有法律上的依据进行举证。
认为应当由原告负举证责任的理由是:
第一,虽然属于消极事实,但原告并非一定无法举证,因为主张的事实并非是客观事实,原告也许是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证据来证明的;
第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举证规则“谁主张,谁举证”来看,“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是原告主张不当得利成立的构成要件,而法律对此并没有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因此理应由原告负举证责任;
第三,说被告离“没有法律上的依据”的证据时间更接近也并非完全如此,比如借款案件,如果原告借了被告的钱,后原告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还了钱,被告见钱已经打过来即将借条还给原告,后原告以被告不当得利为由起诉,那么被告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举证对其来说非常困难,此时原告却更容易举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