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八病哪一位诗人提出来的

2024-05-07 08:20

1. 四声八病哪一位诗人提出来的

四声八病是沈约诗人提出来的。
格律体确实是严禁三平尾的,但是三仄尾一直没有问题,直到近代才开始有人提出来,并慢慢形成一种和三平尾同错的认识。
其实,三仄尾在唐诗宋词中大量存在,根本不是问题,自然不是格律体的错误。只不过格律体都是两个音节间隔,所以在基础的格律体平仄格式中是没有三平、三仄连接发音的设置的。所以我们如果单单从“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等四种基本平仄格式来学习写格律体,肯定就不会出现三平、三仄的现象。

写诗(非古风),填词,作对联。不是古风那就是近体诗了,即格律诗,词牌是格律体,对联作为律诗中二联引申出来的文学形式,也是格律体。
格律体确实是严禁三平尾的,但是三仄尾一直没有问题,直到近代才开始有人提出来,并慢慢形成一种和三平尾同错的认识。
其实,三仄尾在唐诗宋词中大量存在,根本不是问题,自然不是格律体的错误。只不过格律体都是两个音节间隔,所以在基础的格律体平仄格式中是没有三平、三仄连接发音的设置的。所以我们如果单单从“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等四种基本平仄格式来学习写格律体,肯定就不会出现三平、三仄的现象。
但是作为变格而出现的三仄是大量存在的。这里有几个原因,我们结合三平为什么是大忌来谈。

双瞳奇人,南梁开国功臣,永明体创始人之一的沈约提出了“四声八病”,四声就是“平、上、入、去”,也就是说从这里器,汉字的四声发音法就开始用于诗歌创作了。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个时候的“四声”与我们现在普通话的“一、二、三、四”声是不同的。
平包括了我们今天的一声、二声,上声是我们今天的三声,去声是我们今天的四声。而入声字在普通话里面已经消失。

四声八病哪一位诗人提出来的

2. 根据四声八病学写诗

  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对于现在人来说,其调值已无从查考,只能通过韵谱来估略。根据元和韵谱和玉钥匙歌诀中的说法,推断出:平声可能是一个平调,上声是一个升调,去声是一个降调,入声是一个促调。
  
      八病:指作五言诗时,在运用四声方面所产生的毛病。
  
      1.平头:五言诗的第一、二字不能与第六、七字(下句第一、二字)声调相同。不然就犯了平头的毛病。如: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芳时、提壶同是平音字,这就是平头。
  
      2.上尾:五言诗的第五字(出句最后一字)与第十字(对句最后一字)不能声调相同。不然就犯了上尾的毛病。如乐府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草、柳都是上声,犯了上尾的毛病。
  
      3.蜂腰:顾名思义是两头大,中间小。指五言诗一句内第二字与第四字的声调不能相同;或第二字与第四字不能同是浊音声母而第三字是清音声母,不然就犯了蜂腰的毛病。如:饮马长城窟: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从、方都是平声字,我、鲤又都是浊音字,中间的双则是清音,读起来两头重,中间轻,这就是犯了蜂腰的毛病。
  
      4.鹤膝:对于这一条各文献说法不一,拣录两条:
  
      其一:五言诗的`第五字与第十五字的声调不能相同。其二是与蜂腰第二点正好相反。这一点,《杜诗祥注》中有简略的说明,不详尽。
  
      5.大韵:指五言诗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同一韵部的字。如:汉乐府: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与垆同韵部,则是犯了大韵的毛病。
  
      6.小韵:五言诗两句各句之间不能有同属一个韵部的字。如: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树与露,连与泉同韵部,则是犯了小韵的毛病。
  
      7.旁纽:对于这一条不甚了解,只能将《诗话》中的大意写下来,用原例,且不知出处:指五言诗中两句各字不能同声母。比如:鱼游见风月,兽走畏伤蹄。鱼与月的声母同属古音疑纽,这就犯了旁纽的毛病(另外兽走同韵,犯小韵)。
  
      8.正纽:五言诗两句内不能杂用声母、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比如:梁简文帝诗:轻霞落暮锦,流火散秋金。锦与金声母韵母相同,只调不同,这就是正纽的毛病(流与秋小韵)。
  
      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从原始自然艺术的产物——“古体”诗,开始走向人为艺术的“近体诗”。永明体,也就成为近体诗形成的前奏,成为人为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 四声八病的概念详解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他:“诸作材力有余,风神全乏”,意思是说沈诗富于学识素养,但感人的东西却不多。沈约是梁代留存诗篇最多的作者之一。

四声八病的概念详解

4. 四声八病的介绍

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颙(yóng)著《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而沈约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创作时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记之“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等八种声病。“四声八病”用于永明体诗歌的创作中,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要求过分苛刻,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病。

5. 四声八病是谁提出的

 四声八病是诗歌的严格规范,出现在齐梁时期。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四声八病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 四声八病的介绍  】
   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四声: 指平、上、去、入四声,对于现在人来说,其调值已无从查考,只能通过韵谱来估略。根据元和韵谱和玉钥匙歌诀中的说法,推断出:平声可能是一个平调,上声是一个升调,去声是一个降调,入声是一个促调。
    八病: 指作五言诗时,在运用四声方面所产生的毛病。
    1.平头: 
   五言诗的第一、二字不能与第六、七字(下句第一、二字)声调相同。不然就犯了平头的毛病。如: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芳时、提壶同是平音字,这就是平头。
    2.上尾: 
   五言诗的第五字(出句最后一字)与第十字(对句最后一字)不能声调相同。不然就犯了上尾的毛病。如乐府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草、柳都是上声,犯了上尾的毛病。
    3.蜂腰: 
   顾名思义是两头大,中间小。指五言诗一句内第二字与第四字的声调不能相同;或第二字与第四字不能同是浊音声母而第三字是清音声母,不然就犯了蜂腰的毛病。如:饮马长城窟: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从、方都是平声字,我、鲤又都是浊音字,中间的双则是清音,读起来两头重,中间轻,这就是犯了蜂腰的毛病。
    4.鹤膝: 
   对于这一条各文献说法不一,拣录两条:其一:五言诗的第五字与第十五字的声调不能相同。其二是与蜂腰第二点正好相反。这一点,《杜诗祥注》中有简略的说明,不详尽。
    5.大韵: 
   指五言诗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同一韵部的字。如:汉乐府: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与垆同韵部,则是犯了大韵的毛病。
    6.小韵: 
   五言诗两句各句之间不能有同属一个韵部的字。如: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树与露,连与泉同韵部,则是犯了小韵的毛病。
    7.旁纽: 
   对于这一条不甚了解,只能将《诗话》中的大意写下来,用原例,且不知出处:指五言诗中两句各字不能同声母。比如:鱼游见风月,兽走畏伤蹄。鱼与月的声母同属古音疑纽,这就犯了旁纽的毛病(另外兽走同韵,犯小韵)。
    8.正纽: 
   五言诗两句内不能杂用声母、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比如:梁简文帝诗:轻霞落暮锦,流火散秋金。锦与金声母韵母相同,只调不同,这就是正纽的毛病(流与秋小韵)。
   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从原始自然艺术的产物——“古体”诗,开始走向人为艺术的“近体诗”。永明体,也就成为近体诗形成的前奏,成为人为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又称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必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位文学家:谢朓、沈约、王融、萧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合称竟陵八友),都是永明体诗歌的作家。其代表人物历来认为是谢朓、沈约和王融。从齐永明至梁陈100余年间,包括吴均、何逊、阴铿、徐陵、庾信等人在内的九十余人对新体诗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从而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要特征】 
   第一,讲求声律,用韵已相当考究,其主要表现为押平声韵者居多,押本韵很严,至于通韵,很多已接近唐人。
   第二,诗的篇幅已大大缩短,句式渐趋于定型,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为主,也有一些是五言十句的。
   第三,讲求写作技巧,讲求骈偶、对仗,律句已大量出现,有些典故很自然地融入诗中。
   第四,革除了刘宋时元嘉体诗痴重板滞的风气,追求流转圆美和通写景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俗易懂的诗风。
   第五,讲求诗首尾的完整性,讲求构思的巧妙,追求诗的意境。
    【历史地位】 
   在“永明体”以前,诗坛上流行的是“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唐代以后,形成了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这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而这“近体诗”的雏形,就是“新体诗”,即“永明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古体诗已暂告一段落,预示着“近体诗”的即将出现。因此,即使后人对“永明体”诗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批评,“永明体”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应该予以肯定,并给予恰当的评价的。
    【永明体产生的背景】 
   南齐永明年间(483-493),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为作家们潜心创作,钻研声律和诗歌创作规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萧赜自幼跟随其父齐高帝萧道成东征西讨,担任过县州郡的地方长官,有比较丰富的统治经验。他即位后,特别注意调节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以及和北魏政权的矛盾,又注意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因此,他在位的11年间,社会比较稳定,生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士民富庶。《南齐书·良政传序》说:“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鸣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作者萧子显是南齐宗室,虽然不无溢美之词,但多少反映了当时的现实。其次,统治阶级对文学的重视以及文学集团的活动,大大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写作技巧的提高。南朝从刘宋以来,文学的独立性大大加强,元嘉十六年(440),宋文帝在儒学、玄学、史学三馆外,别立文学馆;嗣后,宋明帝立总明观,分儒、道、文、史、阴阳为五部。从此,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与经史等分开来了。几十年间,经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终于将文学从封建统治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使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了南齐永明年间,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文士们经常受到统治集团高层人物的征召而集中到他们的门下,除担任一定工作之外,还集体进行文学创作,切磋技艺,共同探索文学内部的发展规律,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史籍记载,永明年间至少有四个比较大型的文学集团存在,依次是:卫军将军王俭集团、竟陵王萧子良集团、豫章王萧疑集团、随王萧子隆集团。其中萧子良集团存在的时间最长,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大。“永明体”诗人绝大多数出自该集团。

四声八病是谁提出的

6. 四声八病的概念详解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他:“诸作材力有余,风神全乏”,意思是说沈诗富于学识素养,但感人的东西却不多。沈约是梁代留存诗篇最多的作者之一。

7. 四声八病的概念出处

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四声八病的概念出处

8. “四声八病”是由谁提出来的

一、“四声”是谁最早提出来的?
“四声”是在转读佛经的影响下,起于南朝的宋齐之间,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是谁最早提出来的,历来纷争颇多,一般有三个观点:一、王融首创,钟嵘《诗品序》:“王元长创其首,谢朓、沈约扬其波。”又《梁书瘐肩吾传》:“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把王融至于首位,似乎也是主此说,二,沈约首提,王通《中说天地篇》称李伯药说诗“上陈应刘,下述沈谢,四声八病,刚柔清浊,各有端序。”阮逸注云:“四声韵起自沈约。”三,周颙、沈约同时创立,陈寅恪先生的《四声三问》说,“一为文惠之东宫掾属,一为竟陵王之西邸宾僚,皆在佛学文化环境陶冶之中,四声说之创始于此二人者,诚非偶然也。”第一个观点,没有其他旁证,很难进一步讨论。沈约创立的,持这个观点的人很多,不再叙说。提几个其他的证据,《文镜秘府论天卷》引隋刘善经《四声指归》云:“宋末以来,始有四声之目,沈氏乃着其谱论,云:起自周颙。”这里的谱论大概指得就是沈约的《四声谱》,在刘的时代尚有,“起自周颙”显然是沈约的话,这是值得重视的重要证据,唐封演《封氏闻见录》载:“周颙好为韵语,因此切字皆有纽,纽有平上去入之异。永明中,沈约文词精拔,盛解音韵,遂撰《四声谱》。”唐僧皎然《诗式·明四声》也说,前人“不闻四声。近自周颙刘绘流出,宫商畅于诗体,轻重低昂之节,韵合清高,此未损文格。沈休文酷裁八病,碎用四声,故风雅殆尽。”这几个人离宋齐时代不是很远,而且他们精通音律,他们提出的这些观点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