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2024-05-10 20:17

1. 苏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65件/套,二级文物1188件/套,三级文物32295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种3128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两塔瑰宝 [宋]五节石函:顶部边长22.5厘米,底部边长27厘米,通高44.1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石函平面方形,下广上狭,分五节叠落而成,无雕刻,内原置铁函。     [宋]铜如来佛像:高16厘米。1978年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佛像皆螺发肉髻,但在雕刻处理上各不相同。肩圆臂瘦削,胸肌结实,结跏跌坐于束腰莲花台上。相传释迦穆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怔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姿势,因此佛教通常以全跏坐为如来坐,身后皆有显示光明的火焰纹背光。     [五代]铜质大金涂塔:通高36.8厘米,塔座15厘米。塔为四方形,可拆卸,整个塔大致可分五部分,从上到下分别为:塔刹、蕉叶形插角、塔身、铜盖及带有四面十六个罗汉像的须弥座,整个塔身雕刻系印度风格,各面刻有佛教故事,蕉叶形插角外侧共刻故事三十二则,内侧分立四大天王像。塔刹占全塔比例约三分之一,刹座为莲形覆钵,刹身有相轮五重。     [宋]铜佛坐像:高19.2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螺髻,双耳垂肩,身着袒右袈裟,结跏趺坐于圆形蒲团座上,背而出一环纽,未见背光。     [宋]铜十一面观音:高23.5厘米。两尊十一面观音像大体相同。观音像立于束腰莲花台上,一脚向侧前略伸,身穿天衣,一条飘带轻轻搭在右手上,左手持一宝瓶。全身配有璎珞、耳珰、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佩带装饰,一条珠链从项颈处斜长至足背,身式略呈“S”形。     [宋]铜地藏佛像:通高21厘米。地藏菩萨像发现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其貌似沉寂端庄,阔额长耳,身披袈裟,衣纹流畅,半跏坐于长方形座上,左足下踏着莲花台。右手持一宝珠,左手置于膝上。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盏托高6.6厘米,底径9.3厘米,通高13.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这件越窑秘色青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凸起,被认为是五代、北宋年间秘色瓷标准器。     [宋]浮雕佛像石函:长46厘米,宽26.5厘米,高2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二层发现。系有六块裁好的砚石板榫合而成,平面长方形,盝顶,函身每面浮雕佛像五尊,底部四周刻如意云纹花边,函盖内面涂成漆地。石函内原置鎏金镂花包边楠木经箱。     [宋]针刺佛像铜镜:直径16.2厘米。针刺佛像,有“曹庶升舍入塔”六字。     [宋]楠木经箱:束腰长37.8厘米,宽19.2厘米,高21厘米,楠木制作。箱底垫有丝织物,外涂器,各部边缘和接缝处都镶包银质鎏金花边。这只经箱大体完整,箱上记载制作艺人姓氏更属可贵。1956年于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发现,现藏苏州博物馆。     [宋]嵌螺甸经箱:长34.8厘米,宽13.7厘米,高12.7厘米。经箱分盖、身、台三部分。盖为盝顶长方形套盖,盖面图案在散花中聚成三朵团花,中间镶半圆形水晶,并点缀五彩宝石。四周斜坡和边沿嵌有瑞花、菱形环带花纹间以蝴蝶和飞鸟状钿片。箱身壁面四周嵌缠枝形石榴、牡丹等花卉,寓意“子孙满堂”。台座采用须弥座形式,设16个凹形台门,中有堆漆描金瑞草,金碧辉煌。     [宋]盛真珠舍利宝幢内木函:宽42.5厘米 ,高123厘米。1978年发现于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真珠舍利宝幢就安置在这只内木函之中。内木函用银杏木制成,为五节正方形套叠式。在它内壁书有“大中祥符六年四月十八日记”字样,外壁画有彩绘四天王像,为罕见的宋画精品。四天王像比例均匀,面部表情夸张,画中还处处可见唐代画圣吴道子的遗风,笔墨浑厚雄健,用柳叶描法,线条生动流畅。     真珠舍利宝幢:通高122.6厘米。1978年4月12日,三个顽童登上岌岌可危的瑞光古塔掏鸟蛋时,在宝塔的第三层意外发现了一个封存已久的宝藏,宝幢即是其中之一。宝幢置于黑色外木函内,木函的正面立墙上有两排白漆楷书:“瑞光院第三层塔内真珠舍利宝幢”。宝幢的主体用楠木构成,分须弥座、佛宫、刹三个部分。     书画[明]王宠《春山图》:内纵100.8厘米,横30.5厘米;外纵240厘米,横57厘米。此幅《春山图》是其一幅极其少见的绘画作品,在其图左上角题诗一首:“媚眼风光恰似春,白沙黄荻水粼粼。轩窗遍启抛书坐,猿鹤襟期土木人。”     [明]刘钰《烟水微茫图》:内纵138.9厘米,横44厘米;外纵250厘米,横73厘米。在此图的右上方有刘珏五言诗一首,最上方为徐有贞行草五言题诗和跋文。根据徐有贞跋可知,此画作成化二年夏至后的一天,刘珏与徐有贞乘船至相城沈周家,在沈周家中作画、题文和跋文,为后人传达了吴门文人雅土的生活情景,特别是“江南不可思,动予情依依”的艺术情怀。     [明]蓝瑛《仿大痴山轴》:内纵331.5厘米,横100.5厘米;外纵440厘米,横137厘米。     [明]米万钟《红杏双燕图轴》:内纵156厘米,横53.9厘米;外纵255厘米,横65厘米。此轴画虬枝红杏,勾勒圈点,是当时作风。下一湖石,瘦皱玲珑,画法古怪,形似荆、关,而神似范宽。石后几丛芍药,元人画法,颇得逸韵。图中双燕相互顾盼,黑燕以红杏为衬景,白燕以拳石为烘托,别具新意。     [清]任薰《茹叶蜻蜓图》:内纵152.2厘米,横54.4厘米;外纵270厘米,横85厘米。  [明]陈淳《牡丹湖石图轴》:内纵181厘米,横95.2厘米;外纵290厘米,横118厘米。   [明]唐寅《灌木丛篠图轴》:内纵109.4厘米,横58.9厘米;外纵250厘米,横89厘米。     [明]夏昶《墨竹图轴》:内纵48.3厘米,横25.8厘米;外纵215厘米,横57厘米。此图两丛墨竹左出,一丛茂密,有沉甸甸下压之动态;另一丛为新篁,疏朗飘逸,十分传神。款署“仲昭”,钤“太常寺卿图书”印。     [明]沈贞吉《秋林观瀑图轴》:内纵143厘米,横61厘米;外纵270厘米,横90厘米。沈贞吉画法杜琼,其画传世极少。     陶瓷 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盘明:宣德时期。高5厘米,口径29.9厘米,底径20.3厘米。胎质细腻,器形规整。侈口,浅弧腹,圈足,砂底。青花色泽纯蓝,无黑色锈斑,为国产含锰较高的钴土矿青料烧造。盘内壁绘青花折枝仙桃、荔枝、樱桃和柿子,中心纹饰为干叶榴花。外壁口沿处有青花匾额式款“大明宣德年制”,腹部四周为折枝番莲四组。底足露胎处火石红色明显。     洒蓝釉反口石榴尊(清):雍正年间。高18.2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6.8厘米,最大腹径15.6厘米。胎质坚致细白。石榴形,五瓣花口外撇,束颈,圆肩,圆腹,卧底假圈足。通体采用钴彩料为着色剂,釉面花纹犹如洒落的蓝色水滴,故称“洒蓝”,又名“雪花蓝”、 “青金蓝”。由于洒落的钴料深浅不一,釉色形成了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外底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行篆书款。     青花釉里红桃子天球大瓶(清):口微撇,长颈,假圈足,腹部丰满浑圆,似天体中的星球,故名“天球瓶”。整器比例合度,假圈足处理光滑。器身以青花绘桃树、桃叶,勾勒花、桃,釉里红作花蕊、花瓣之色,并绘大小寿桃九只。釉里红的烧造技术高超,釉厚处呈微黄绿色,显出了寿桃的成熟感。   洒蓝釉反口石榴尊(清):胎质坚致细白,石榴形,五瓣花口外撇,束颈,圆肩,圆腹,卧底假圈足。通体采用钴彩料为着色剂,釉面花纹犹如洒落的蓝色的水滴,故称“洒蓝”,又名“雪花蓝”、“青金蓝”。由于洒落的钴料深浅不一,釉色形成了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外底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康熙款斗彩海水龙盆:清康熙年间。高4cm,口径21.3cm,底径12.5。敞口,浅弧腹,大平底,矮圈足。胎体坚致细白,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整器以海水云龙纹装饰,器外壁用釉下青花绘云纹,釉上抹红绘龙,并用黑彩点睛。器内壁绘五爪龙穿行于云海之间,龙姿威猛,龙嘴微张,犄角后掠。底书“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     [清]陈鸣远款紫砂方斗杯:高5.4厘米,长11.9厘米,宽10.4厘米。此杯为酒器,形如方斗,器形规整。敞口,斜腹,平底。整器呈栗壳色,内壁光素,外口沿及下沿各饰连续回纹一周,左壁凸塑衔环铺首,右壁塑羊兽弧形把,并连有活环,正面阴刻行楷“斗有酒藏之久为君子有”十字诗句及划刻楷书“庚子维夏存朴堂主人属”和“作鸣远”等十三字,旁有阳文篆体圆形“陈”,方形“鸣远”二方印戳,背面凸塑螭龙一条。     [清]紫砂干果洗:高3.7厘米,长9.9厘米,宽8.3厘米。乾果杯实为象生器,是用含有白色细砂的棕色泥塑半爿栗壳型杯,下在浅棕色的板栗蒂疤处,用黄泥塑胡桃一只,旁附白色泥作的西瓜子一粒;在杯底胡桃,瓜子的左上方,有用棕色泥塑的乌菱一只及白色泥作的花生果一颗,右上方有用深紫泥塑的荔枝及白泥塑的白果各一粒,作杯的支衬足及把柄。     明,德化窑白瓷凸花高足簋:高9.7cm,口径14cm,底径10.9cm。簋式炉造型,敞口,平口沿,短束颈,扁鼓腹,胫部折收,外撇圈足,平底。足端露胎,胎质润白如玉。内外施白釉,釉质肥厚滋润如凝脂,近似象牙白。颈部饰凸花一周,颈腹部饰双瑞兽耳,圈足外侧饰回纹二周。     青花海水白龙盘:明宣德年间。青花瓷是釉下彩瓷器,它的蓝色花纹是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1270度高温下一次烧成。青花瓷从唐代开始烧制,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这件青花瓷盘中心有一条暗花五趾白龙,外壁上有两条小龙做追逐戏耍的姿态。这件瓷盘就是明代宣德时期典型的官窑器代表作之一。     清顺治款青花天女散花碗:清顺治年间。高7.2cm,口径12.9cm,底径6cm。器形规整,撇口,深腹,腹微收,圈足。器足高深,足边修正圆滑齐整。胎体细腻,釉色白中闪青,青花色泽淡雅,呈色稳定。整器构图严谨,以线条纤细的淡描技法来装饰器物的内外壁。器内壁中心青花双圈内绘婴戏图。器外壁绘有两组带有浓厚唐朝风韵的天女散花纹饰,底书“大清顺治年制”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    黄地绿龙盘(明):高3.9厘米,口径18.6厘米,足径12.9厘米。胎质细腻坚致,胎体厚薄均匀。口微敛,浅弧腹,矮圈足,底微塌。盘外壁黄釉地上绘有绿彩龙和云纹。圈足釉底青花双圈内有“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明甜白刻花葡萄花果纹菱花口盘:明永乐宣德年间。高2.6cm,口径20.1cm,底径11.7cm。盘为菱花式折沿口,浅腹、浅圈足,细砂平底,釉白肥厚而洁净,以划花的手法装饰菱花口盘,折沿为一圈十六组灵芝纹,内辟由荔枝、牡丹、枇杷、茶花、石榴、芙蓉、桃、菊花等组成花果纹组成,盘中心为一组缠枝葡萄,盘外壁由四组灵芝,四组梅花相间构成。整个器型如盛开的莲花,无款。   明万历款青花海水云龙把杯:明万历年间。高8.8cm,口径10.1cm,底径4.6cm。官窑,足形为平底高足,釉面平整,乳白莹润,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紫,纹饰中杯外壁为两条云龙,其中一条为仰首向前追赶,另一条为回首嬉耍,在天空中穿云追逐,腹部为海水山石,杯把由十五朵云构成,在白色杯中心有双蓝圈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青花款。     明万历款五彩鱼藻小碗:小折沿口,腹较深,浅圈足。釉面细润,呈乳白色,青花色调蓝中泛紫。器内壁饰有五多青花云,中心青花双圈内绘正面云龙。外壁纹饰有青花鱼八条和水藻四条组成,并在釉面上用绿、黑、抹红加接青花水藻,在鱼上部空间用黄、绿、黑、抹红等彩绘小花九朵,好似鱼在水藻中惬意潜游。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居仁堂粉彩梅鹊花碗:民国时期。这对瓷碗是袁世凯的第十三个女儿袁经祯捐赠的,器物胎质精白如雪,彩质纯净,碗壁内外画有粉彩梅鹊图。图案绘工精细,特别是白梅、红梅、绿叶均以渲染表现出浓淡明暗的层次,极富立体感。同雍乾官窑粉彩瓷器毫不逊色。圈足内有“居仁堂制”四字楷书款,真正的洪宪瓷器非常少见,因而苏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器物更显弥足珍贵。     青花人物笔海:这件是清康熙时期的青花人物笔海。笔海即体积比较大的笔筒。此物件绘图精美,青色鲜亮,浓淡适宜。这件器物的有着康熙朝时期青花的主要特点--青分五色。   彭年款紫砂笔筒(清 ):高8.2cm,长8cm,宽6.1cm。树根形笔筒。紫红色砂泥。器身刻有轻烟佳月夕阳微雪 乙末夏日 少云制。器底篆书彭年阳文款。     抹红海水飞兽纹高足杯(明):万历年间。高8.9厘米,口径9.7厘米,底径4.8厘米。平底高圈足。釉面平整,乳白莹润,青花发色微泛紫。杯外壁红彩绘海水,间以青花苍龙、麒麟、海马、飞象、狮子、瑞鹿、鸾雀和鲤鱼等,杯把为红彩海水山石。白色杯心为青花双圈“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铜器回纹伯子觚:商代时期。高26cm,口径14.5cm。喇叭口,高圈足,有八乳钉,饰回纹,圈足内部有铭文。     回纹卣:商代时期。高22.4cm,口径11.5cm,14.5cm。扁圆形,缺盖,有双耳,圈足,肩部饰一周雷纹,卷口。     饕餮纹铜爵:商代时期。高17.7cm,有尾,有流,三足,足截面呈三角形,圆底,把内有铭文,有两蘑菇形柱,器身饰饕餮纹。     师趛重环纹四足盨:周时期。长27.1cm,宽17.8cm,高19.5cm,有盖,附双耳,果叶形圈足下附四足。腹较深,圈足缺口方正。盖上设捉手四枚,造型灵巧,转角圆润,铸有镂空纹饰。器身饰重环纹两组,器盖饰重环纹一组。     铜蟠螭三足提梁盉:战国时期。高29cm,腹径24cm。此盉造型别致,制作精良,纹饰布局合理,图案华丽,是吴国青铜器的代表作。盉属酒器。青铜盉的出现在商早期,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春秋晚期至战国有所谓的提梁盉,颇具地方特色。     三羊三足炉:明宣德时期。高9.7cm,口径19.8cm,腹径21.3cm。     夔纹盨:西周晚期。高20.5cm,口径23.5cm,15.7cm。方形,双耳,圈足,有盖,盖上饰夔纹钮,盖、器身饰夔纹。     伯父乙鼎:西周时期。高17.9cm,口径18.3cm。口沿外撇,双耳,三足,双耳外侧饰重环纹,口沿下方饰蝉纹一圈,内底铭文三行。     羊鼎:周时期。高16.5cm,口径13.6cm。双耳,三柱足,口沿下部饰一周蝉纹,内底有铭文。     (更多馆藏文物还可翻阅参考资料: )

苏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2. 苏州博物馆有哪些藏品

                                                                                                                                                                                                                                                                                                                                                                                                      苏州博物馆的藏品有:彩绘四天王木盒、真珠舍利宝幢、秘色瓷莲花碗、《七君子图》、居仁堂粉彩梅鹊纹碗等。                                                                                                                                                                                                                                                                                                                                                         
                                                                                                                                                                                                                                                                                                                                                                                                                                                                                                                                                                                                                苏州博物馆的藏品介绍:                                                                                                                                                                                                                                                                                                                                                         
                                                                                                                                                                                                                                                                                                                                                                                                                                                                                                                                                                                                                1.彩绘四天王木盒                                                                                                                                                                                                                                                                                                                                                         
                                                                                                                                                                                                                                                                                                                                             1978年4月12日,三个顽童登上岌岌可危的瑞光寺塔掏鸟蛋时,在宝塔的第三层意外发现了一个长达一米多的黑乎乎的木头盒子。闻讯而来的专家看到这一黑色外盒,顿时震惊了。虽然历经千年,却依然色彩斑斓。                                                                                                                                                      
                                                                                                                                                                                                                                                                                                                                                                                                                                                                                                                                                                                                                2.真珠舍利宝幢                                                                                                                                                                                                                                                                                                                                                         
                                                                                                                                                                                                                                                                                                                                             这是一个存放舍利的容器,是在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制作的一件珍贵的佛教艺术品。这件北宋真珠舍利宝幢的造型之优美、选材之名贵、工艺之精巧都是举世罕见的。                                                                                                                                                      
                                                                                                                                                                                                                                                                                                                                                                                                                                                                                                   
                                                                                                                                                                                                                                                                                                                                                                                                                                                                                                                                                                                                                                                                                                                                                                                                                                                                                                                                                                                                        3.秘色瓷莲花碗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碗,它是一件秘色瓷莲花碗。在此碗没有被发现之前,中国考古以及文化界都没有见过真正的秘色瓷。此秘色瓷莲花碗的发现正好填补了我国唐宋交接之际秘色瓷的空白,因此得以成为苏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4.《七君子图》                                                                                                                                                                                                                                                                                                                                                         
                                                                                                                                                                                                                                                                                                                                             《七君子图》可以说是元代绘画史上的一幅杰作,这幅画卷宽约36.5厘米,但是长度达到了惊人的十米左右。                                                                                                                                                      
                                                                                                                                                                                                                                                                                                                                             这幅《七君子图》收录了当时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定之、张绅、吴镇六位名家的七幅墨竹图(柯九思有两件作品),可以说是非常罕见了。                                                                                                                                                      
                                                                                                                                                                                                                                                                                                                                                                                                                                                                                                                                                                                                                5.居仁堂粉彩梅鹊纹碗                                                                                                                                                                                                                                                                                                                                                         
                                                                                                                                                                                                                                                                                                                                             此套“居仁堂制”款粉彩梅鹊图瓷器是袁世凯第十三女袁经祯分别于1963年5月和1966年9月捐赠的,袁经祯为袁世凯的七姨太所生,后嫁给曾任礼部尚书的苏州人陆宝忠之子陆鼎生。                                                                                                                                                      

3. 苏州民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苏州民俗博物馆是中国地方专门性民俗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东侧古宅内。房屋结构具有清代建筑特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苏州建城2500年时正式开放。苏州民俗博物馆藏品2000余件,展出约500余件。婚俗展览复原陈列一百年前清代末年南方汉民族的婚礼模式;苏州民俗博物馆现有“婚俗、生俗、节俗、寿俗及吴歌风俗”等五个展厅。由“人生礼仪、岁时节令和吴歌风情”组成了馆内的基本陈列。建馆以来,共征集及接受民间捐赠的民俗文物计3000余件,其中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40余件。并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俗专题调研,其中有人生礼仪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社会生产习俗等各项专题。 苏州民俗博物馆开放“婚俗”、“节俗”、“食俗”三个展厅。婚俗展览复原陈列一百年前清代末年南方汉民族的婚礼模式;节俗厅把旧时虎丘山塘街出土全部仪仗再现于观众面前;食俗厅正中,陈列一座比较典型的苏州家居厨房模型。

苏州民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4. 苏州博物馆的介绍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投资达3.39亿元。苏州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5. 苏州革命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博物馆内陈列着318帧历史照片、208份历史文件、204件实物,还有各类艺术作品60件,记载着苏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走过的“苦难——觉醒——胜利”的革命历程。苏州人民把革命博物馆看作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好基地、好课堂。博物馆展线长467长,有841平方米展殿,分“序厅”、“近代苏州社会”、“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六个部分,即体现了历史的完整感、纵深感,又突出了主题和重点,增强了丰满感。

苏州革命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6.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展览与藏品

 作者:查文玉 高级工艺美术师 、省工艺美术名人。王巧根 红木小件艺人作者以红木、银丝为材料,运用雕刻和镶嵌等工艺技法,将果盒做得精细雅致。作品线条圆润、转折自如、图案精美、光彩照人。 规格:14×14×59cm该作品采用象牙立雕技法,精心雕刻而成,整件作品雕刻精美,线条流畅,人物动态生动,衣纹飘逸,观音形象慈善温和,是象牙雕刻人物的一件佳品。 作者:周村豪 省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系采用紫檀木嵌银丝(正面)和檀香木烫花(反面)等技法精心制作而成。其特点:材质不同,人物图案不同,颜色不同,故称“三异”。图案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仙和群仙为西王母祝寿为主题,整件作品造型别致,做工讲究,人物形象生动,镶嵌的银丝线条婉转流畅,充分显示出艺人熟练精巧的技艺。 作者:周莹华 苏州民间工艺家绘画:李公麟 宋代画家作品系根据李公麟的墨笔画,用人的头发绣成,其针法精细,线条明快,人物形象气韵生动,达到了“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的艺术效果。

7. 苏州美术馆的馆内藏品

苏州美术馆以《苏州美术馆美术作品征集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为规范,通过“以展代藏”及争取捐赠等途径,经过近两三年的努力,藏品从无到有,并逐步形成体系,基本涵盖了当代中国艺术门类。2012年4月起,典藏部门着手对馆藏品展开细致的整理编目工作。对在馆藏品进行分目录制作、库存登记等严谨细致地整理编目工作,并在8月编著《苏州美术馆2009—2011年收藏图录》。此书的编撰和出版既是对本馆专业建设的推动,更对美术馆收藏研究工作的一次总结和梳理。

苏州美术馆的馆内藏品

8. 苏州园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在苏州寒山寺内的大雄宝殿内,立有清代宣统三年程德全撰写的历代题咏刻石碑。程德全(1860年—1930年),字纯如,号雪楼、本良,重庆市云阳县人,曾担任清朝奉天巡抚、江苏巡抚,辛亥革命中“反正”加入革命军,任江苏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内务总长等职务,后退出政坛隐居上海,闭门诵经。1926年受戒于常州天宁寺,法名寂照。其遗著有《程中丞奏稿》《抚吴文牍》等书。今苏州城外寒山寺,有“古寒山寺”四个大字为其墨迹。程德全寒山寺碑帖中的书法写的是行楷,其内容抄录了唐代至明清时期多位诗人的诗词佳作,如唐代张祜的《过枫桥有作》诗:“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此诗是继张继《枫桥夜泊》诗后最为著名的一首咏苏州枫桥的绝唱。张祜(约公元783—852年),字承吉,唐贝州清河(今属河北)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曾漫游各地,晚年爱丹阳曲阿地,遂隐居以终。程德全书历代题咏刻石碑:全碑书文的次第为:韦应物《宿寒山寺》,张祜《枫桥》,皎然《闻钟》,张师中《游寒山寺》,程师孟《寒山寺》、《游枫桥偶成》,孙觌《与温老》、又《三绝》,高启《赋得寒山寺送别》、《枫桥》,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沈德潜《枫桥夜泊》二首。计唐至清代名人诗15首,分刻八石。再如,程德全书历代题咏刻石中的《游寒山寺》,系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佳作:“心绝去来缘,迹住人间世。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严字。”韦应物(约737-791):唐京兆万年(西安市)人。贞元四年(788)任苏州刺史三年。人称韦苏州,有《韦苏州集》。《闻钟》唐释皎然:“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钟。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释皎然:唐诗僧。字清昼,本姓谢,长城(浙江长兴)人。出家后久居吴兴杼苑妙喜寺,文名杰出。藏于苏州园林博物馆的这件“程德全书历代题咏刻石寒山寺”碑贴,是后人从原碑石上拓下来的字迹。此碑帖书法系行楷笔墨,书体古朴雅致,字迹工整而秀润,点画精到且富有书卷气息。较好地展现了历代诗人题咏枫桥和寒山寺的诗情画意。作为园林城市的苏州,作为苏州的枫桥和寒山寺,皆因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诗而千古流芳。姑苏城外寒山寺,大运河流贯的江南水乡枫桥,夜半钟声里徐徐解缆泊岸的客船,铁铃关前迷蒙的月夜意境,这些都是历代游人神往的老苏州名胜中的美丽诗境。  从网师园来到园林博物馆,就像从一个家走进另一个家。我不知道园博的藏品有多少,但几乎每个展厅都有网师园的艺术元素,建筑、花窗、家具、诗文、匾对……它们有的是旧物,有的是模型,有的用图片展示,有的借实景仿制。在园博的叠山厅,一座黄石假山矗立跟前,它的走势、肌理、形态告诉人们,这就是网师园的“云冈”,我惊诧于这个大家伙居然被搬到这里。大块山石堆叠在厅外的小天井,站在室内,透过似隔非隔的玻璃幕墙,我能真切见到它雄浑的样子,但毕竟是博物馆的一件展品,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啊。理水厅里,充满意象的水系,一顶拱桥犹如一弯新月卧于其上,三步而逾,很是可人,不由想起了网师园里那座袖珍小桥——引静桥。它坐落在水池东南角的水湾,横跨槃涧,长仅2米有余,宽1米,俗称“三步桥”。小桥古拙精美,石栏、石级、拱洞一应俱全,桥顶刻有团形牡丹浮雕,桥下引蔓通津。人行桥上,真可谓“人影桥栏齐映水,衣香曲拱漾清波”。  在园博建筑厅的最北端,一座砖雕门楼飞檐翘角跃入眼帘,这是园博设计者按照1:0.8比例复制的网师园“藻耀高翔”砖细门楼。砖细是园林建筑常见的装饰艺术之一,常用凿子和刨子在质地松脆的青砖上雕凿出各种图案,从明代起,被广泛运用于民间住宅中。网师园的这座砖雕门楼为清乾隆年间作品,高约6米,宽3.2米,整个门楼运用平雕、浮雕、镂雕和透空雕等技艺精凿而成,为江南一绝。由于其雕刻手法独特,雕刻玲珑剔透,保存完整,号称江南第一砖雕门楼。现被复制在园林博物馆,展示着工匠的巧智慧心。建筑厅中间是园林建筑的“烫样”。这一块显然是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的。所谓烫样,就是立体模型,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产物,是为了给皇上御览而制造的。现在一般把模型都称为“烫样”。园林博物馆即把苏州的传统工艺——红木制作和所需表现的园林建筑结合起来。如网师园濯缨水阁烫样,材质为红酸枝,做工精细,从屋上片瓦到裙板纹饰,制作者一斧一凿,精雕细琢,甚至每一扇门窗都能开启闭合。看了这些精细的园林建筑“烫样”,不禁想起了一段佳话:就在网师园,就在濯缨水阁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对时苏州市市长章新胜感叹道:园中水池虽小,但意境深啊!小池通向城外的古运河,再通向北京,这水可就源远流长了!中美关系也是这样,曲径通幽,前景美好!  网师园的殿春簃“烫样”虽然不大,但那却因殿春簃小院逐渐放大、清晰,“尚留芍药殿春风”,殿春簃是一处芍药小屋,暮春小筑,是网师园的园中园,它兼具古典园林叠山、理水、建筑、花木四大造园要素。三十年代,张善子、张大千兄弟曾居住于此,养虎,作画,广交名流,切磋画艺;八十年代初,以网师园殿春簃为蓝本的明轩,落户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开创了苏州古典园林出口海外的先河。苏州亭园远渡重洋,“就像一幅最完整,最淡雅,最恬适的中国画……我们祖国的园亭艺术,这样庄重、清幽、和谐”(丁玲《纽约的中国庭园》)。  园博的陈设厅,展示的多是各个园子的家具精品。家具俗称“屋肚肠”,园缺家具,即胸无点墨。陈从周教授在他的《说园》一书中提及“过去网师园的家具陈设下过大功夫,确实做到相当高的水平”。园博陈设厅中有8件家具来自网师园,它们无论是明代的黄花梨平头书案,紫檀木鼓腿彭牙条案,还是清朝的鸡翅木玫瑰双座椅,黄花梨尖头橱,酸枝木花几、多用棋桌,都是历史悠久、材质名贵、形制独特,工艺精良,堪称是园林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如黄花梨平头书案看上去朴素无华,以前闲置在网师园,被当作寻常家具使用,也许是年长日久,显得特别“旧气”。书案长 108.5厘米,宽65.3厘米,高82.5厘米,结构简明单纯,造型朴古典雅,书卷气十足。这类小书案是当时苏州地区较为流行的家具品种之一,深受文人学士青睐。当初是濮安国教授有心,慧眼识珠将它抢救了出来。  犹如,竹节纹棋桌,是为了满足主人“琴棋书画”的雅趣而设计制作的,原藏于网师园小姐闺房。棋桌尺寸与四仙桌相仿,揭开桌面,下有一块可翻动的双面棋盘,用作下围棋和象棋。棋盘对角分别嵌有方盒,供下棋时放置棋子。棋盘下是三个藏室,左右两个有木轴盖板可关启,中间是划有三个菱形的双陆棋盘。双陆这种游戏相传由天竺传入,棋子是棒槌形的“马”,棋盘上左右各有六路得名“双陆”。《红楼梦》第八十八回有鸳鸯看见贾母和李纨打双陆的情节,遗憾的是双陆游戏业已失传,网师园的这张双陆棋桌也只存棋盘而缺失了棋子。现它当做藏品陈列在园林博物馆,真是当之无愧。  网师园留在园博里的,还有那苍岩叠翠的壁山,那万卷堂的诸葛行军鼓,那亿万年的硅化木,那“尺幅画,无心画”的一根藤花窗,那“曾三颜四,禹寸陶分”的郑板桥联对,那“何止画图开绣轴,真从城市见桃源”的飞扬诗心……网师园是造园家推崇的 “小园极则”,极则的一个方便,及时园内每一景观,每一陈列品,都是中国园艺精品,都具有博物馆藏品的价值。  苏州火车站至园林博物馆方案一:火车站出站口向西步行75米到达火车站北广场西,乘坐40路到达北园新村,向西步行约300米到园林博物馆。方案二:火车站出站口向西步行75米到达火车站北广场西,乘坐游5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园林博物馆。方案三:火车站出站口向北步行130米到达火车站北广场,乘坐529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园林博物馆。苏州北站至园林博物馆方案一:汽车北站出站口乘坐529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园林博物馆。方案二:汽车北站出站口乘坐55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园林博物馆。方案三:汽车北站出站口乘坐游5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园林博物馆。汽车南站至园林博物馆方案一:汽车南站出站口乘坐529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园林博物馆。方案二:汽车南站出站口乘坐811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园林博物馆。方案三:汽车南站向西步行700米到达南环新村站,乘坐55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园林博物馆。虎丘风景区至园林博物馆方案一:虎丘南门向南步行500米到达虎丘首末站,乘坐游1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方案二:虎丘南门向南步行500米到达虎丘首末站,乘坐游2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方案三:虎丘北门乘坐529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留园至园林博物馆方案一:留园门口乘坐游1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方案二:留园向西步行约600米到达西园东路,乘坐40路到达北园新村,向东步行约5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方案三:留园向西步行500米到达西园东,乘坐游5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园林博物馆。狮子林至园林博物馆园林路向北步行2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耦园至园林博物馆方案一:东园门口乘坐301路到达狮子林南,园林路向北步行约6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方案二:东园门口乘坐305路到达狮子林南,园林路向北步行约6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方案三:向南步行1000米到达相门,乘坐178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4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方案四:向西步行约300米到达平江路,沿平江路向北步行6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网师园至园林博物馆方案一:乘坐202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方案二:乘坐529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方案三:乘坐55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沧浪亭至园林博物馆方案一:向南步行约400米到达工人文化宫,乘坐309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方案二:向南步行约400米到达工人文化宫,乘坐游2 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方案三:向西步行约300米到带城桥路,再向南步行600米到达木杏新村,乘坐202路到达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向东步行约500米到达园林博物馆。  虎丘风景区到园林博物馆虎丘停车场出发,沿虎丘路行驶约250米,左转进入虎阜路,虎阜路、清塘路、平川路、平泉路、苏站路,右转过齐门路隧道进入齐门路,左转进入北园路,右转进入百家巷,到达拙政园北停车场(苏州园林博物馆)。留园到园林博物馆从留园停车场出发,沿留园路行驶,并左转进入广济路,走广济路、北环西路、车站路、平齐路,右转进入齐门路,左转进入北园路,右转进入百家巷,到达拙政园北停车场(苏州园林博物馆)。耦园到园林博物馆出东园大门右转进入北仓街,左转进入东北街,沿东北街行驶500米即到。狮子林到园林博物馆向北步行200米。网师园到园林博物馆从网师园出发,沿带城桥路向北,经过凤凰街、临顿路、右转进入白塔东路,左转进入园林路,向北行驶600米即到。沧浪亭到园林博物馆从沧浪亭出发,右转进入人民路,直行至北寺塔,右转进入西北街,行驶至临顿路口即到。外地车辆到苏州园林博物馆自驾线路上海与南京方向的可从G42(沪宁高速),苏州城区出口下,上苏州北环高架,齐门路出口下,沿齐门路、北园路、百家巷到拙政园北停车场(园林博物馆)。  杭州方向可沿G15W(苏嘉杭高速)转沪宁高速苏州城区出口下,上苏州北环高架,齐门路出口下,沿齐门路、北园路、百家巷到拙政园北停车场(园林博物馆)。  拙政园园林停车场:位于百家巷,拙政园(苏州园林博物馆)西北角。可以停放小车100辆左右,大车35辆左右。收费标准为:10分钟内免费,超过10分钟至1小时,收费6元。超过1小时以后,每停放时间半小时(含半小时以内)增加3元。拙政园南停车场:位于东北街南拙政园对面,可以停放小车100辆左右,大车35辆左右。收费标准为:小车6元/小时,大车12/小时。